分享

翁志飞的篆刻

 明远小筑 2018-02-12

我的篆刻观

篆刻在古代是雕虫小技,文人余事。虽然,战国秦汉玺印出自匠人,但主事者自然也是官员文士,以此体现家国典仪,所以,古代官、私印无不庄重典雅,既使秦私印、汉将军印多出凿刻,亦有典型在。印章跟书法一样必须借助文字,在印章中主要是战国和秦、汉文字,同样庄重典雅,体现国家威仪。所以,印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印章虽小,却能显现国之政体,这是战国、秦、汉印在体制审美上的基调,同时也决定了要习篆刻必须先识篆并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

明、清文人篆刻兴盛,派别叠出,皖派邓石如主张:“印从书出”,以书入印,开清篆入印先河;浙派遵汉法,切刀硬入,苍茫古拙,继之者赵之谦、吴昌硕融合皖浙,刀法雄浑肆意,文字上兼收秦、汉砖瓦、镜铭,是此道之集大成者。此时,印章之政治功能完全丧失,纯为文人之艺术创作。

本人刻印早于学书,时间虽长,用力却少,早年学汉印,取工稳一路,由于书法水平低下,眼界狭窄,遂工而致板。入大学后除了完成必要的课程外,都以练字为主,刻得极少。工作后除了对付展览曾搞过几次创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未曾用心,只是广收印谱时常翻阅而已,此间接触到战国、秦、汉印实物,触动很大,抱残守缺收罗了一些,常置案头把玩,偶尔刻印,多姓名章,取汉人之法,大胆落刀,小心收拾,即此集中之印,虽无什么个人面目,自觉不失典雅,兼有一点点的文气。所以,印章虽小,也体现刻者的气度与品位,须以毕生之修为成就之。是为记。

往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