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要向田文镜索取高达每年八千两的幕酬?

 白云73 2018-02-12

幕酬八千两放在清朝是个什么概念?

首先这个八千两,一般是指白银,而银价在各个朝代的购买力略微不同。

以《红楼梦》为例,它隐喻的就是清朝康雍乾时期,所以以《红楼梦》为参考比较准确。用一种比较粗略的算法——贾府一餐螃蟹24两银子,相当于小户人家过一年。

我们假设这个小户人家都吃低保(最低最低的标准了),如果我们按照低保400元(现在都是六百到八百)一个月的标准,一年4800。还不算小户人家至少是三个人,就算是两个人吃低保,一年也应该是9600,由此可以得出个24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的最低标准,4800除以24等于200元,实际上,这个标准非常低,起码应该是400元(一家三口两个人拿低保)。

那么一顿奢华的大餐,4800元-9600元,也是差不多的。

而乾隆朝有很多战事,社会发展也不是很稳定,更何况乾隆晚年吏治腐败,国库亏空,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所以生产力发展不如雍正朝以后,所以银的购买力应该很高。所以我们战且可以粗略把这个时期的银价确定为一两大约等于200-500元。

那么,一年八千两幕酬相当于:

8000X200~8000X500。

也就是1600000~4000000元。

一百六十万到四百万,那么月薪不超过40万。

月薪40万,放在今天,大概是一个企业高管的收入。然而邬先生是谋国的智库,他不属于官,出主意当然要拿回报,40万并不多。当然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佣人和谋士,要这个价又显得高得离谱。

接下来说剧情,《雍正王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每看一次,都能获得新的理解和领悟。而邬先生这个角色,更是堪称点睛之笔。

必须说明一下的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不同于二月河的小说原著《雍正皇帝》,而小说原著,也不同于真的历史。

在真实的史实中,邬先生这个人,只是绍兴师爷,江浙幕僚团体的一个代表,专门从事幕后策划工作,集阴谋阳谋,大小智慧于一身,也就是说,邬思道只是来源于现实,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的虚构人物。

所以,自然不能以看真实史实的标准来衡量剧中人物和剧情,但是这不妨碍扣人心悬的剧情和争锋相对的权谋成就它成为经典。相对来说,电视剧中的邬先生的功成身退的经历是最耐人寻味的。

《雍正王朝》20集,雍正顺利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潜邸,一进大门就问,邬先生在哪里?而见到他以后,说“顺便来看看你”——

电视剧是拍给全国观众看的,一方面,要表达剧本中的生杀权谋,一方面,又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有些东西不好拿捏,不能表现得太露骨。在这里,导演把握得非常好,你既可以往善意理解,也可以往腹黑理解。

往善意理解,雍正一直依靠邬先生出谋划策,现在成功继位了,回来感谢一下,通报一下,这是礼节。往恶意理解,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过河拆桥,回来处理了解机密的谋士。

其实不用二元对立的理解,可能他两者的用心都有,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就会起杀心。

但是,看这一段的时候,观众一定会觉得两个人表情神态很有内涵,这就是精妙之处。

雍正说,老十三也是太费事了,有个丰台大营,还看不住这个院子么?用得着把顺天府和善扑营的人都调来么?说话的时候是一副炫耀的样子。

那么在这里,这个院子指的是他的府邸,也就是今天的雍和宫。


这就很有意思了,雍正在皇宫里继位,但是三路人马在守着潜邸。那么多兵,不守新皇帝,不守畅春园,守他的家,岂不是多此一举?

所以,这里可以理解为雍正重视邬先生以及家人的安全,也可以理解为雍正告诉邬先生——你是被重兵包围的。

然后邬先生说,是我安排的——还五路人马!

这里至少可以有三层理解。

第一层,你知道三路人马,我安排了五路,具体手续还是我在安排。我办事你放心!

第二层,三路看家,两路护驾(假设),看家的人比护驾的人还多......或者你安排三路人来看住我,我自己安排了五路。

第三层,我都安排了五路人来看住我自己了,我自觉吧?你放心吧?

到这里,雍正转过背去,说,既然是安排的自然好。但是他说话的情绪并不是很高兴,而是有点不耐烦。接下来雍正说——

这就更腹黑。要感谢,真心要安排,要么就是物质奖励,要么就是封官进爵,来痛快的。而雍正用的是——你的名分,慢慢安排。

首先,名分,说明是名头,身份,那就是要给职位,而不是给一笔钱打发了。

其次,慢慢安排,可以理解为慎重,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刻意的托词,有意推脱。

很多事情,如果慢慢弄,最后可能就弄没了,大家都了解的衙门作风。

实际上,对于这个极其聪明的谋士,雍正此时的情感是感谢与防备并存,感谢是因为他辅佐自己一路走来,功不可没,防备是因为这个人晓得得太多了,忠诚还好,不忠诚则随时可能掐住自己命脉。而人心隔肚皮,谁又说得清楚。

雍正怀疑,邬先生就要给他吃定心丸,于是——

首先推脱自己不要官。

那么你不出来做官,想干嘛?

雍正依然是怀疑的,提出三种隐法,潜台词——你是想去当公务员,还是去做生意,还是去当小老百姓呢?

这依然是在挖坑。你说大隐隐于朝,那就是还是想做官从政,那你前面说的都是骗人的。你说中隐隐于市,你这个知道这么多秘密的人跑出去乱说怎么办?你说小隐隐于野,你是不是想跑?跑到我看不见的地方阴我?

然而邬先生说了个半隐——

他说半隐的时候,雍正是一副脑洞大开的表情——

半隐的理由很充分——

我对政治无心,但是我需要你养活,我不会在你身边碍眼,但是你随时找得到我。

当邬先生讲完理由以后,雍正是觉得有道理,并且是感动了的,两个人都含着泪——

这一关,邬先生就算是满分混过去了。

他如果留下来为官,早晚是年羹尧一样的下场,如果逃走,更有可能被政敌利用,也很难保全,暂且求一个监视居住,虽然免死,但是没有得到自由。

接下来,去李卫府上,说白了就是监视居住。而雍正经常也会问李卫他的情况。如果没有西北战事,可能邬先生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这只是腹黑的看法,实际上邬先生一直在履行一个忠臣,谋士的诺言,他帮李卫搞清楚了诺敏案。这个是暗中帮了雍正。

接下来田文镜有一些麻烦,邬先生又去帮田文镜,当然也有人说,他是为了躲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瘸子加罪犯,能跑多远?

田文镜是个暴脾气,是很不尊重邬先生的,无论雍正,年羹尧,李卫,对邬先生都尊敬有佳,唯有田文镜是把他当一个臭书生打发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募不到粮。

于是邬先生想到一个釜底抽薪,一箭双雕的办法——直接去西北,帮年羹尧出主意,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粮食,其次,为雍正解围,立一个大功。

邬先生进大帐之前,甘肃巡抚范时捷正在跟年羹尧撕逼,范时捷何许人也?清朝开国元勋范文程之孙,一等精奇尼哈番范承斌之子,这样的人都选择不伺候了,可见年羹尧已经是搞得天怒人怨了。

接下来邬先生用自己的智慧,点化了年羹尧,西北立刻就大捷——


如果说夺嫡上位之前都是阴谋诡计,那么雍正继位以后,每一件大事,邬先生都是在默默出力效忠的,这些就不是阴谋而是阳谋。这一点雍正会看到,也会越来越放心。

其实,根据电视剧的表达,邬先生是想用这种方式一直为雍正出力,但是又不争名夺利的。因为对于一个智慧超群的谋士来说,用自己的能力辅佐一个有抱负的君主造福万民,是一种人生境界。

而邬先生做了这些,是一定要要银子的,因为你天天阳谋,既不要名,也不要利,难不成是要成为千古圣人,比皇帝还圣么?

然而无奈,田文镜非常不尊重邬先生,还非常吝啬。最终邬先生也就借坡下驴——反正已经帮雍正坐稳王位,自己可以安心全隐了。

第31集,西北已经平叛,雍正到河南看黄河抗洪,这时候邬先生是在田文镜府上的,他这个时候找田要他的工资是合理的。

第一,刚开始去西北卖命之前就说好了的。做人要讲信用。

第二,要让皇帝知道自己还是个凡人,做事情还是要回报的。爱钱才是正常人。

这是农民工正常向老板讨要工资的神态。

如果田文镜给他了,还养着他,那么雍正来了会知道邬先生只不过是个吃货,做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搞钱,而不是觊觎天下,也就放心了。

然而田文镜是在是太抠,而且情商很低,他给了邬先生四千两,然后打发他走人.....

这可就不能怪邬先生想跑了,是你田文镜主动不养我的。

话说士可杀不可辱,田文镜宁愿留着一府的废人,也不愿意多花钱养一个关键谋士。既然是这样,是很伤邬先生自尊的。画面中,邬先生其实很气愤,也很失望,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宝宝自由了终于可以跑了的偷着乐的心态。

邬先生要的幕筹,最终到手就是四千两,一个帮国家省下了几十万担粮食,一个挽救朝局于水火之中的功臣,一个人帮你打下了天下,又坐稳了天下的人,要几十上百万的年薪,这个算很大个事么?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邬先生要钱非常正常,不排除有想脱离雍正的意思,但是更大程度是是因为田文镜太不懂得尊重人才了,所以,邬先生最后说——

邬先生扮演者李定保老师,是优秀的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已经去世多年,向老艺术家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