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是明清地方官聘请帮助自己处理事务的参佐人员,也称幕府、幕僚、幕业。分刑名师爷、钱粮师爷、文牍师爷。分别负责刑事案件、钱粮会计、文案秘书等事务。师爷靠掌握的法律、会计、文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辅佐官员,称为作幕、佐治或佐幕。 绍兴师爷清朝称为绍兴帮,有“无绍不成衙”之说,绍兴师爷第一次高潮出现在雍正、乾隆时期。邬思道为这一时期师爷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官场经验,不仅赢得幕主田文镜的宠幸,且为雍正帝所看重,从而成为绍兴师爷公认的祖师爷。 ![]() 据《清代野史》载,邬思道,字王露,绍兴籍。自幼好读,但科举不第,遂习法家言,人称邬先生。初以游幕为生,寓居卞州,为巡抚田文镜罗而致之幕下。一日,邬先生谓文镜曰:“公欲为名督抚耶,抑仅为寻常督抚耶?”文镜曰:“必为名督抚。”邬曰:“然则任我为之,公无掣我肘可耳。”文镜问将何为?曰:“吾将为公草一疏上奏,疏中一字不能令公见,此疏上,公事成矣,能相信否?”文镜知其可恃也,许之。则疏稿已夙具,乃署文镜名,奏上。盖参隆科多之疏也。 隆科多系雍正帝元舅和功臣,官至大学士,然其恃功不法,骄恣日盛,因此雍正继帝位后,极想翦除而苦于内外大臣无一敢言其罪。邬先生固早窥知上意,故敢奏之不疑。结果雍正借刀杀人,隆科多果然获罪,而文镜宠遇日甚。 不久,雍正帝获悉邬思道为田文镜幕府,知其疏出自邬手。常在文镜请安折上朱批:“朕安,邬先生安否”?使得以邬思道为代表的绍兴师爷身价百倍,为各地督抚所瞩目。及田文镜卒后,邬先生离开卞州,其他省督抚闻邬先生大名,争相以厚币聘之。 由此引得各地督抚争相聘用绍兴师爷,希望借助绍兴师爷的才能机智,获取仕途上的进展,为绍兴师爷的广泛入幕造就契机,使绍兴师爷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