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建议
金承杰(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海中学教研室主任)
孩子上到初中,已经有了非常强的自主意识和相对明确的阅读偏好,这时就要建议家长重视和孩子的顺畅沟通。
同时,家长给孩子推荐读物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目前的兴趣以及一生的发展,毕竟孩子终将是社会中的人,应该广泛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阅读适宜的任何书(而不仅仅是文学书)。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阶段的阅读规律,初中生处于自我探索时期,建议将初中三年的主要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部分以文学作品为主,泛读部分以孩子兴趣相关的科普书籍、名人传记和相关职业类书籍为主。
建议三年精读内容依次定位为:“重读童话”、“回顾童年文学”“阅读少年文学”和“思考成长文学”。
初一上学期,可以选择童话作为重点是因为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行为需要过渡,同时他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行为又需要提高,而童话就是最合适的衔接点和发展点。他们读了几年的童话,童话对他们来说非常熟悉,但又未必真正会读,更不好说能真正读懂。在熟悉的内容上训练暂时还不属于他们的阅读技能,应该是易于实现目标的。(推荐建议:《安徒生童话》)
初一下学期,建议进行童年文学这一专题的阅读与读后写作。童年文学反映的是孩子刚经历过的岁月,里面有他们的泪水与欢笑,有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身影。基于他们生活的阅读内容是最有效的,阅读后的写作可以向模仿与评价两个方向发展。(推荐建议:《爱弥儿》、《羊毛包》、《黑珍珠》、《窗边的小豆豆》、《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初二上学期,建议进行少年文学这一专题的阅读与读后写作。少年文学反映的是孩子正在经历着的岁月,书里面的泪水与欢笑就是读者自己的泪水与欢笑,有他们的身影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这个年龄最常见的烦恼。基于他们生活的阅读内容是最有效的,阅读后的写作可以向模仿与评价两个方向发展。(推荐建议:《根鸟》、《鱼幻》、《蝇王》、《红色转变》、《课间休息》、《黑暗中的游戏》)
初二下学期和整个初三,建议进行成长文学这一专题的阅读与读后写作。成长的烦恼,成人世界规则的权威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我成长意识的压抑与束缚以及反抗这种压抑束缚的冲动兴奋与惶惑纠结在一起,阅读后的自发创作应该不会是教师和家长的“单相思”。(推荐建议:《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英格力士》、《青铜葵花》、《饥饿的女儿》、《麦田里的守望者》、《简·爱》、《雾都孤儿》、《炼金术士》、《追风筝的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建议三年泛读内容根据孩子自己的发展兴趣选择。家长可以不定期地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别的推荐书目,譬如给文史哲类、科学类,让孩子从众多书目中选择。同时有意识地给孩子推荐各领域的名人传记,推荐与孩子可能关心的各种职业相关书籍,尽早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