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高贵是教育的职责

 江山携手 2018-02-12

132@传承高贵是教育的职责
传承高贵是教育的职责

——读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二)》

2015年5月12日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12)等,译有尼采著作《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偶像的黄昏》《尼采诗集》等。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哲学家称之为理性,基督教称之为灵魂,佛教称之为佛性。但这个高贵的自我常常是沉睡着的,你要去把它唤醒。怎么唤醒?两个办法,一是通过优秀教师(包括父母)的传承,二是通过那些活在好书里的伟大的灵魂。

有两个传承高贵的圣殿,一是优秀教师的课堂,二是摆满大师作品的图书馆。那些伟大的书籍记录了人类精神追求的传统,通过阅读它们,你就进入了这个传统。所以,一所好的学校,第一要有一批好的教师,第二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时间,鼓励和引导高质量的课外阅读。

《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作者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寻的文字。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得到发展,使人类臻于美好和完善。

一、做人与教人的一致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是教育上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观点。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得更加美好和幸福,因此,教育必须基于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通过教育,赋予学生智慧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教会他们做人比教会他们考试更重要;赋予他们学力比赋予他们学历更重要。毕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而不是育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现实世界中很多人拥有丰富的知识,极高的学历,令人羡慕的地位,但并不一定具备与之匹配个人修养和生活的智慧。

育人者须先立己才能立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令人担忧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大部分老师师德高尚,以身示范,爱生如子,但不否认也有很些人,虽身为教师,实则人格素养卑劣。他们追名逐利,关心自己私利远远胜过关心学生的前途,他们不惜一切将学生变成追逐名利、获取钱财的工具。也有一部分教师,把教学当做谋生养家糊口的工作,把学生当做了应试的机器,学校仿佛是加工厂,考试成绩就是产品。另外,因为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近期的命运和前程,社会和学校将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很多老师迫不得已将育分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而轻视了育人。

重“分”轻“人”的结果是我们培养了很多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人;会赚钱不会做人的人。整个社会将功名利禄作为成功的标志,为此,很多人丧失道德底线。钱理群教授曾经感慨“北大最大的悲哀是一批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老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智商的利己主义学生”。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相信大家都听过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很大程度上人是环境的产物,作为教师,我有理由相信“有其师必有其生”。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女,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想把儿女和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好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同理心的善良之人,而且是具有尊严意识的高贵之人。站在他人的角度,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学生和家长,在学生面前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拥有广博的“父母本能”,当然,这完全出自内心对孩子的挚爱而不是工作所需。不同于父母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的智慧和艺术,这是教师工作的需求。

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做好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其实,一个老师做得好不好,学生是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的。往往,对学生形成终身影响的不是老师教过的课本知识,而是老师独特的思想与人格的魅力。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六个特点:(1)智情双修,德才兼备,是一名优秀的知识分子;(2)爱学生,把学生当作真正的目的;(3)懂教育,拥有正确的理念;(4)讲究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5)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6)淡泊名利,敢于受冷落。

在周先生眼里,知识分子应该是热爱智力,对知识充满兴趣的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永远保持学习、思考、钻研的习惯。

二、阅读与生长的相融

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因为生活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生长过程,因此说教育即生长,除了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生长是有两个方面的,一是身体的生长,一是心智的发展。心智不仅关乎大脑的智力水平,而且关乎精神和灵魂,“真正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教育”。

一个学生心智素质好不好关键在于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一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中。高素质的学生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学习。可惜的是,功课和作业沾满了现在孩子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完全取决于这个老师的“厉害”度。比较严厉的老师,其作业要先完成,比较宽松的老师,其作业可以拖一拖。

先生在多部作品中强调阅读和写作对青少年的重要性,他将青春期的阅读比作“恋爱”,他认为青春期是精神生长的关键期,也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期。一个不阅读的学生,无论功课多么优秀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他认为人是凭着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类精神生活传统的主要载体是书籍,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主要看学生有没有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的比重是多少,一般说,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多的学校就是一所好学校。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使人变得聪明,周国平先生也赞同阅读是素质教育最好的手段之一。无疑,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使人聪明,而且可以使人心灵丰富,从某种角度讲,阅读对于心智的发展犹如吃饭对于身体的生长一样重要。

没有阅读,便没有孩子精神的生长和人格的完善。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孩子成长的路上离不开书香的陪伴,同样教师的职业生涯也离不开书籍的陪伴。

美国年度教师曾经说过“只局限于某本单一教材内容的教学只能走进死胡同”。教师学科知识的丰富和教学智慧的提升离不开阅读,自身生活的幸福和心灵的富贵更离不开书籍的陪伴。

阅读使人明智和充实,写作则使人精确和深刻,因此读写生活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犹如吃饭穿衣一样自然的习惯。

三、应试与素质的平衡

不知从何时起,“生而为考,学而为考”的氛围和风气几乎笼罩了整个社会,而目前的社会也正在遭受它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和苦痛。人情的冷漠、名权利的过度追逐、恶性的竞争、诚信的缺失等等都是它的副产品。

在应试面前,很多家长陷入无奈、很多教师陷入疲惫、很多孩子陷入痛苦和无助,他们一方面抱怨着,一方面痛苦被动地接受着。周国平先生认为任何的体制都不可能将个人的完全自由扼杀掉,任何人都可以向现行的教育争自由。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已经有很多明智的家长、老师和孩子以平淡从容之心对待考试并且获得成功。关在在于有没有勇气突破高考的藩篱,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在于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办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当然,这对很多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可能会吃力不讨好,有可能会坐冷板凳,不仅一辈子成不了名师,甚至还要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与评价,因此,需要老师不仅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淡泊名利的坚持。

在教育孩子和学生的实践中,我观察并体会到那些放不开手脚只关注高考的人都没有长足的发展。正如周国平先生说的如果将赌注完全压在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让孩子成为优胜者,充其量他只不过赢得了高考,如果输了,就会输得精光;但如果将赌注压在素质教育上,适当兼顾高考,即使最后在高考上遇到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够剥夺的,必将会在孩子的一生中发挥作用。

好的教育是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好教育的核心在于对人文价值的关注和文化的传承。最后,以序言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

 有两个传承高贵的圣殿,一是优秀教师的课堂,二是摆满大师作品的图书馆。那些伟大的书籍记录了人类精神追求的传统,通过阅读它们,你就进入了这个传统。所以,一所好的学校,第一要有一批好的教师,第二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时间,鼓励和引导高质量的课外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