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娃走亲访友遇到行为问题怎么办?请收好这份“春节自救指南”

 含德厚比赤子 2018-02-12



春节的脚步近了,更近了!

此时,你是奔波在路上,还是已经回到团圆的家?

新春佳节阖家欢,多么美好而令人期待啊。但是,年节里走亲访友,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总会遇到让人头痛的问题,怎么办呢?今天就请家长们来为此做准备了。







走亲访友,孩子常见问题行为如何应对?

文|以琳BCaBA团队



关于行为问题的干预,相信家长们都听过讲座,在以琳论坛及这个微信平台上,也有许有专题文章。这里首先请大家看看这张关于行为问题干预思路的思维导图:


请点击放大





有了这个处理行为问题的原则,我们接着来针对“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可能遇到的尴尬问题”进行分析。


请点击放大




谢谢老师们这么用心的图!



下面来说说问题行为的处理:


问题行为的预防

可以做的预防措施见下图,后面还有分项的解析。


请点击放大



 提前跟主人家沟通好:

●说明孩子情况,也可以具体说明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比如:拉开冰箱时,不要再拿出冰箱的东西给孩子吃。孩子爬到床上去,要直接告诉孩子:“下来,我不喜欢别人爬我家的床”。

●可以跟主人家沟通好,可以做一些环境的改善,如:锁了卧室的门或者把孩子会感兴趣的东西先放起来。

●可以跟别人沟通好,让别人也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提前教导:

根据孩子能力,做一些图片或者文字,在家里可以提前教导,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练习孩子一些基本的技能。


社交故事:


我去别人家做客时 




春节爸爸妈妈会带我去别人家做客。

当我去叔叔阿姨家做客时,

我会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别人可能会请我吃东西,我会说“谢谢”。


大人们聊天时,

我会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玩玩具或者看电视。


我想玩别人家的东西时,

一定要先征求别人的同意。


做客的时候,我这样做,

别人会夸奖我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注意事项:社交故事的书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具体问题去写,看给予什么样的语言和图片提示。


无条件增强物:

这里要分析孩子行为的功能,看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在做客前和做客时,先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孩子开冰箱是要找吃的,可以在孩子问题行为出现前,先给予食物。对于某些物件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带一些相关的玩具,在孩子乱动别人东西之前,先给孩子所感兴趣的东西。



尽管我们一直强行为问题预防很重要,但是家长反映,事先没有想得那么周全,或者说防不胜防,熊孩子们的动作有时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快,那么难堪是免不了。但更重要的是:家长们要知道行为问题发生了,该怎么办。 


问题行为的被动干预

下图为干预的思维导图


请点击放大



首先,要马上制止孩子正在进行的不合适的行为,在这里要注意口语上的提示往往是不够的,多数时间需要我们直接手把手的辅助孩子停下来。


然后,帮助孩子一起将翻乱的柜子复原并引导孩子向主人道歉。这里是基本的礼貌问题,家长要从这些小细节帮助孩子建立社交互动的基本常识。


最后,得到主人的谅解后,带孩子回到沙发上坐好(并结合其它的干预策略继续引导孩子使用合适的行为)。

 


问题行为的积极干预

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孩子跟环境之间的沟通,为什么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行为往往是因为技能不足,所以问题行为处理的关键还是如何建立正确的行为。

下图为干预的思维导图:


请点击放大

定义建立的目标行为:

在正向训练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在别人家做客时,哪些行为可以被主人家接受呢?如: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玩具;吃客人提供的食物;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求主人的同意,被同意后才可以玩。


教导的步骤:

我们用安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玩玩具)来举例。


第一步,选取自己家的客厅开始训练,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卡通片(或者喜欢的玩具),使用计时器或者秒表记录孩子可以安坐在沙发上的时间,作为基线期的数据。


第二步,当孩子安坐时间大于等于基线期的时间时,立刻给与孩子增强物,并且夸奖孩子安坐看电视的行为。


第三步,逐渐提高安坐时间的长度(如:每次增加30秒或者1分钟,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当孩子完成目标后,持续地给予增强。最终的安坐目标由家长需要访友的时间而定,如:半小时、一小时等。当然,我们也可以选取10-15分钟这种较为合适的时间长度,让孩子每10-15分钟可以起来活动一下,如:如厕等。


第四步,更换卡通片或者玩具(由最喜欢的变为比较喜欢的),继续上述步骤的练习。这是因为去别人家做客时,主人提供的玩具或者电视内容,不一定是我们孩子最喜欢的,所以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提前在家里泛化起来,使合适的行为能够在另一个环境中也能够维持。


第五步,选取合适的环境做泛化。提前选取熟悉的朋友,并简要的介绍孩子的情况,得到朋友的支持。在泛化环境中提供训练环境中的卡通片或者玩具,并持续的给予增强。带孩子多泛化几个环境,使行为得到维持。


第六步,逐步淡化强化频率,从初始的每1分钟强化,逐渐变为每1分30秒强化,每2分钟强化等(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七步,到自然环境中,维持及泛化行为(家长要结合前提性方案中的策略一起执行)。




注意事项:

以上干预方案,我们只是泛泛的举例,具体到每个孩子还需要各位能够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方案和调整,具体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做客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行为,但是任何一个环境中行为的干预,都不要期望一下子改掉所有的行为,不要期望一次性就能把行为改到最期待状态。要先选择干扰性最强的行为,有具体目标的进行干预。


2、根据孩子目前的能力,设定合理的目标行为。过高的目标会让孩子挫败感。


3、在建立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强化和辅助,有计划地给予强化,然后逐渐地撤销辅助和淡化强化,使孩子的行为能够在自然生活中维持。


4、 干预的时候,先在熟悉的环境中干预,逐渐地到设计过的自然环境,再到自然环境中,“逐渐地过渡”会让孩子轻松地维持学到的技能。




(注意事项图示)


 


我们知道,走亲访友去做客,不仅是过新年,平常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活动,不过是春节假期中相对频繁,问题行为更容易引发。祝福大家带着孩子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