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倚邦茶园生态

 云南静一号普洱 2018-02-12

  “倚邦一出,谁与争锋?”

倚邦茶山历史
倚邦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倚邦茶山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
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时,古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也称版纳整董,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到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古六大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六大茶山从车里宣慰司的辖地中划出,归入普洱府。
倚邦土司曹当斋因在改土归流中协助清军平乱有军功,被清政府授封为倚邦土千总(子孙世袭降为土把总)。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二百年。
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以后为土把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直到民国初年,因为战乱兵燹的毁灭性打击古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才开始移向易武。


倚邦茶品质优良,在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滇海虞衡志》、《普洱茶记》等史籍,均有“倚邦、蛮耑者(茶)味较胜(或最胜)”的相似记载,并被列为贡茶。倚邦贡茶数量位居各茶山之首!
言而简之,从历史地位上来看,倚邦茶山是当之无愧的古六山老大,不喝倚邦,不了解倚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真正了解普洱茶。


倚邦地理位置
倚邦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北部。象明乡东北面与易武、曼腊交界,西南面与勐仑镇和景洪市毗邻,总面积106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距易武街54公里,距景洪市170公里。境内陆势多山,沟谷纵横交错,箐深坡陡,森林覆盖率为26%,海拔在580米~1950米,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


倚邦茶园分布
倚邦古茶山包括如今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三个村委会的茶山,倚邦茶产区有曼拱一、二、三队,河边队、老街子、倚邦、细腰子、麻粟树、架布老寨、习崆、曼松、背阴山等古茶村寨,大小山梁都有古茶树分布。尤以曼拱古茶园为胜。


倚邦众筹茶园
此次众筹茶品正是选用茶质最优的曼拱茶园,曼拱位于倚邦茶山的最深处,也是倚邦茶区老茶树保留最多的茶区,曼拱及周围村子还保留下很多老茶园。很多茶树生长在林中,生态环境就不提多好了,而且没经过矮化,都成乔木状生长。

茶园生态
在曼拱茶区茶树生长最好的在称为大树林的山上,大树林也叫大黑树林,距曼拱约4公里,多少年了因为路况的原因不能通车,大树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地方,这里比曼拱海拔要高出100-200米,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自在地生长于林中。大树林属于曼拱村二队,这里约有古茶园80多亩,都是小叶种。在大茶树最集中的地方,在约一亩地的范围内就长着干径在30厘米左右的大茶树数十株。茶质之好,数量之集中,不是说着玩的,同时也因路况的缘故,所以能有心去到朝拜的人少,故而诸多古树得以幸存下来。

茶园生态


倚邦茶品特性
我就说几个倚邦茶独特的、比较核心的特质:


陈化速度非凡的快(前提是工艺精到、茶质好),相对于整个云南其他茶区的茶而言,它的蜕变速度惊人,几个月就有脱胎一般的表现;


茶汤的细腻度和绵绸感,可以说没有能望其项背的,江湖排名第一把交椅;


香味高雅、悠扬、惊艳,可以说冷不丁就给你一个惊喜,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中,香味随着陈化的叠加而历久弥新;


回甘之强烈和持久,让人记忆深刻,口腔中的收敛性和平衡感绝对叫人是拍案叫绝的;


一款选料优良做工精湛的倚邦茶,可以说是毫无缺陷满是光彩的茶品,足以让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


如此这般的美妙茶品,你若不曾拥有和珍惜它,真是辜负了生活对你的期盼、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风景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