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方“安神温胆丸”的前世今生

 龙在天中 2018-02-12

'安神温胆丸'是从孙思邈的“温胆汤“衍变而来的。”温胆汤最早的方子只有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味药,孙思邈把它用在“大病后,虚烦不得睡”上,就是用来治疗失眠。到了宋代,名医陈言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两味同样普通的药,就是茯苓和大枣,这样一改,居然给后世的若干胆小者“壮了胆”,使它不但有“安神'的功效,更有了'壮胆'的功效,于是乎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安神温胆丸'。

出处:唐代《千金方》

历史:1300年

成分:制半夏、陈皮、竹茹、酸枣仁、枳实、远志、五味子、人参、熟地黄、茯苓、朱砂、甘草、大枣

药性:温

主治:和胃化痰,安神定志。用于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心悸不安,虚烦不寐。

征象:失眠,害怕黑暗,不敢独处。

名方“安神温胆丸”的前世今生

在温胆汤的方子之后有一句说明:“大病后,虚烦不能眠。”之所以是大病,因为大病之后往往也都是折损阳气最厉害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此伤了元气,一蹶不振,就此虚弱下去。具体到胆,就是胆寒,胆小。胆小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不是心理问题,其实是身体有病的标志。

胆在中医里不仅涉及到胆量,还影响消化,涉及身心两个领域。中医里的“胆”职能是清净之腑,所以清净就意味着不能寒也不能热,胆热会出现口苦咽干之类的不适。

孙思邈是大医,所以他首创的温胆汤中,温药也只用到生姜,半夏,竹茹也只用到二两,生姜却用到五两,是其他药的两倍。生姜是要借它不过于温燥的药性,祛除胆经的寒气,所谓给人壮胆其实也就是提升身体能量和功能。

所以说生活中常看到有的人非常胆小,怕黑、夜里不敢独自一人呆着等等,这种心理问题,其实是身体内部有脏器出现了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阳气虚。阳气虚,就会影响各脏腑器官的功能,进一步就会影响人体整体的生命力。

安神温胆丸是从温胆汤中变化而来,除了有温胆药物外,还增加了安神的药物,双管齐下,效果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