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护理操作常用规范,几乎各地和各医疗单位都有自己的护理常规,但因受多种条件局限,难免水平参差不齐。北京协和医院是目前我国护理学科排名第一的医院,该医院的护理常规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尚未明确,与年龄、家族史、高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低膳食纤维饮食、息肉癌变和炎症刺激有关。早期临床表现为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随着癌肿增大出现不完全肠梗阻征象。癌肿表面破溃继发感染时,大便表面带血及黏液,甚至脓血便。晚期出现全身转移表现。 护理措施 2.肠道准备 目的是避免术中污染腹腔,减少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具体步骤为 ①术前2日无渣饮食,如肠内营养乳剂(瑞素)、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或肠内营养乳剂(瑞代),并服用泻药如MgS04、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或和爽)。告知患者饮用肠内营养制剂注意少量多餐,以免一次大量饮用引起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糖尿病患者可给予瑞代等糖尿病患者专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应少量多餐,以免血糖过高。服用泻药后应多饮水、多活动,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心慌乏力、肛周疼痛、排血样便等。老年患者服用泻药后应加强巡视,以免发生跌倒、低血糖等意外事件。观察肠道清洁情况,一般以清水样大便为宜。伴梗阻患者警惕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 3.合并贫血患者告知患者活动时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必要时加床档保护。嘱口服铁剂的患者勿空腹服药,以免刺激胃肠道。静脉补铁的患者注意观察回血,注射局部有无红肿,防止发生静脉炎。定时监测血红蛋白的变化。 4.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向患者介绍术前准备的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要带有永久性人工肛门,患者对此顾虑较大j应加强健康指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配合治疗。 5.其他护理同前1日准备同外科护理常规。 (二)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内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防止出血。直肠癌根治术刨面较大,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医师换药。 3.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以保障引流管通畅及引流的有效性,防止打折和脱出。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4.尿管的护理保持尿管通畅,准确记录尿量,每日会阴冲洗两次。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较长,4~6天起定时夹闭尿管,每2~4小时开放1次,训练膀胱收缩功能。告知患者夹闭尿管的注意事项。如拔除尿管,观察患者排尿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感,如有尿潴留,必要时可重置尿管。 5.造口护理 ①观察造口情况:开放造口前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造口,敷料浸湿后应及时更换。观察造口肠段的血液循环和张力情况,若发现有出血、坏死和回缩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②保护腹部切口:人工造口于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后开放,为防止流出稀薄的粪便污染腹部切口,取左侧卧位。适当活动,避免增加腹压,引起肠黏膜脱出。 ③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避免用消毒液刺激皮肤。造口底盘大小剪贴合适。如皮肤有溃烂,以复方氧化锌软膏涂抹保护。 ④正确使用人工造口袋:根据造口大小选择合适造口袋3~4个备用,造口袋内充满l/3排泄物,应及时清理.避免感染和发臭。 ⑤症状观察:结肠造瘘常见的并发症有:瘘口狭窄、造瘘肠端坏死、瘘口肠管回缩及瘘口水肿。要注意观察粪便数量及形体、瘘口形态、颜色及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食水,待排气后,可少量饮水和进清淡流食,如稀米汤;若无不适,可进流食,再过渡到半流食,最后过渡到软食、普食。嘱患者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7,并发症的护理 ①出血:直肠癌手术范围较大,术后易渗血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有无便血,警惕发生内出血; ②吻合口瘘:一般发生于术后3—10天,引流液的性状发生改变,呈粪水样或混浊脓性,患者持续低热或是高热; ③伤口感染:直肠癌术中易污染,术后要注意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有无切口感染。 (三)健康指导 2.排便锻炼每日定时排便,逐渐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3.患者要自我监测,发现造口周围皮肤有红肿、破溃及人工肛门狭窄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就诊。 主要护理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