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酒的做法 黄酒酿造工艺

 明春日月 2018-02-13


 

酒药是我国特有的保藏菌种的方法,也称作小曲,它具有糖化和发酵双重作用。酒药中所含的糖化发酵菌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包括根霉、毛霉和酵母等。在酿造淋饭酒的过程中,酒药起着糖化菌和发酵菌的作用。其中,霉菌分泌糖化酶,酵母菌分泌酒化酶。

酒药的种类和质量对黄酒的酿造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而,人们形象地把酒药比作酒之骨。

下面介绍酒药的制作过程,请看工艺流程:

称取经粉碎筛选50目细度的当年新产鲜米粉,使米粉温度达到105度,主要作用是杀灭米粉中的所有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经一定时间的翻炒后取出,倒入经灭菌的容器中或案板上。在室温下冷却到摄氏40度以下,此时按3%的量加入前一年优质的酒药粉。具体操作是这样的,现用少量的水,将酒药粉溶解,然后倒入10~11千克的清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灭菌的米粉中,用手柔和面粉,直至面团柔软,并且使水和酒药、米粉拌和均匀为止。

将柔和好的面团放入木框中,用手压实并使表面平整。

用刀修整,切除多余的面。竖起面框轻震,再放平后脱掉框子。用刀将面坯切成小方块。

 


将酒药坯整齐的放在竹编上,块间分离,便于通风、供氧和水分蒸发。将盛有药坯的竹编送入曲房中,并整齐的码放在 铁架子上。在室温为       37~39度,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一般在入室24小时左右,曲块表面便长满白色菌丝,曲坯表面起白泡,这时候是酵母菌生长的旺期,应该控制品温,在28~30度之间进行培养。入房培养40小时以后,可将上下竹匾调换一次,这叫倒匾,以使培温均匀一致。倒匾后20小时左右,将竹匾内的药坯倒放在竹箩内,滩放两天左右,并且放置在铁架子上,通风干燥。

一般从投料开始计,经4~5天,酒药培养即可完成。酒药中的水分,一般控制在12%~14%一下。取出酒药,并在干燥处密封贮存备用。

根据水温和浸泡的米质决定浸泡时间,一般糯米浸泡时间在48小时以上,浸米的目的在于让糯米吸水膨胀,便于蒸煮时糊化完全。浸泡时间达到以后,将米放出,用净水冲淋,同时用震动筛进行筛米,筛去米中的糠皮、碎粒及杂物,以提高糯米的纯度。要求浸好的米粒完整而酥,用手指压捻即成粉状,吸水在25%~30%之间。在蒸饭前,糯米还要用清水再冲淋一次,冲淋到淋米水清澈为止。下面就有开始蒸饭了,蒸饭就是将浸泡并冲淋干净的米放到甑桶中,用蒸汽在常压下蒸饭15~20分钟。蒸饭的目的是促进米中的淀粉糊化,以利于糖化过程,同时起到杀灭杂菌的作用。蒸好的米饭连同甑桶人工抬起,放到铁架车上。蒸好的饭要求是,米粒酥松不糊,透而不烂,熟而不粘,没有生米,内无白心。这时用冷水进行冲淋,淋饭的目的在于,使蒸熟的米饭迅速降温冷却,品温的高低,随着生产季节而变化,一般使米温降至摄氏30~31度左右。

淋饭后,沥干水分,倒入大缸中。拌入0.3~0.4%的酒药粉,用手翻拌(类似在缸中抛洒),使酒药与米粒混合均匀;中心用手挖出个直径10厘米的锥形窝,缸的四壁用布擦净。将一个竹笼放入窝中。缸上盖上竹盖,在室温摄氏27~28度的条件下进行糖化发酵。        

在经48小时发酵后,品温升到32~34度的时候,竹笼中积聚4/5的甜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翻腾溢出的情境。当甜液由浊变清,品尝略带酸涩的时候,按酒醪计,加入12%50度原白酒,这道工序叫压酒。压酒的目的,是使发酵缓慢进行,

并防止酒液变酸,这样可以使酒液中剩余的糖分比较多,以便在酒液老熟的时候,加剧褐变,这是酿制糖分含量比较高的甜型黄酒所采取的措施。盖上竹盖以后,在品温摄氏24~26度间进行发酵。终止发酵的时间,一般由产品的执行标准而定,一般要求终止发酵时的体液中酒精含量比成品酒中略高1~2度。前期发酵时间大约是7天。

这是待糟封存3个月进行后酵。后酵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酒的质量,使酒液中形成风味物质。

经后酵的原酒醪,装入细长的袋子中,扎紧袋口……压榨的目的是使酒液与酒糟分离。

收集酒液,送入经试漏并清洗干净的缸中,盖上缸盖,外边用皮纸围封,并用食油打湿,在

干燥后,就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了,这一操作过程就叫做封缸。

封缸以后的酒液在摄氏20度下,进行贮存老熟,

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主要形成酒的颜色以及浓郁的香气,同时还起到静置澄清的作用。经老熟处理后,打开缸盖,吸取上清液,倒出酒脚,装入另一个干净的空缸中,这时,酒已成黑褐色,同时也有了酒的芳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