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方协同 系统平衡 简易实效 动态发展

 还没睡嗦 2018-02-13

  竺铭

  

  绩效评价工作取得实效,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有赖于通过设置具体、贴切、合理、科学的绩效指标和可获得、量化的考核标准,把项目取得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反映与披露出来。经过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探索,浙江省绍兴市绩效评价工作从无到有,逐步推进,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进程相对滞后。为破解这一难题,适应新预算法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2017年6—9月,该市召集机构专家、部门业务、财务人员,结合2016年度部门预算项目绩效报告复核,对涉及82个部门的近600个50万元以上项目,逐个进行项目绩效指标的梳理、修改、完善,最后经全面系统的汇集平衡,初步建立起以“多方协同、系统平衡、简易实效、动态发展”为特色的市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指标体系。

  为做实做细做好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工作,绍兴市着重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协同推进指标体系建设。绍兴市明确,市级88个部门的内设业务处室是履行部门责任的具体承担主体,应协同做好产出与绩效个性指标的设定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安排上,突出重点抓一般,分层分级推进指标体系建设工作。首先对全市15个重点部门包括下属单位的预算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350个项目进行了上门走访,当面对接,然后在总结重点部门项目指标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其他一些项目较少的部门开展指标体系工作,并多次反复修改完善。

  二是结合部门工作职责,科学设定项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设既突出相关性又突出重要性。联系单位工作职责与履职效能,设计与项目有直接联系的绩效指标,指标与核心业务工作相关。同时,指标数量适中,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注重实效,指标的数量适量而精准,方便评价工作务求有实效。在具体的指标体系建设中,项目安排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依据,项目依据不再作为绩效指标;合同、档案管理等与核心业务关系度不高的指标不再纳入指标体系范围或进行合并处理。

  三是讲究全面系统平衡,整体把握项目指标体系。绩效指标分成产出绩效与项目管理两类,按100分评价标准,分配分值分别为55分和45分。同类项目遵循可比性原则,注意指标设置平衡,对同类评价对象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共性指标5个。其中:绩效产出设“产出数量”和“满意度”共性指标各1个,前者对预算投入后直接生产的公共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数量上的总结;后者反映支出受益对象感受体验度,体现预算绩效管理民主理财的精神。

  项目管理主要着力点在于执行效率、成本管理(以有限的资金多办事)和支出合规三个方面,相应设共性指标3个,即“预算执行率”,考核项目支出进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尽早使项目建成发挥作用;“成本控制率”,考核项目以有限的资金多办事,至少办同样的事不允许花更多的钱;“支出合规性”,考核项目支出是否根据规定范围支出,是否符合规定支出标准,审批程序是否到位等。

  类别相同的项目,如资产购置、维修等,把握各个部门之间类别相同项目指标设计平衡,在可持续影响指标下设定“设备利用率”,用于考核项目的资产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在产出质量指标下设定“运行正常率”“验收合格率”等指标,对此类项目的使用绩效进行考核。

  同部门同类项目把握指标考核平衡,如教育局系统各个学校的课改、助教补助、组织考试、培训等项目绩效指标设置应该一致,绩效结果也易于比较。

  不同级别的类别相同项目资金量要与指标体系匹配,资金安排越大指标设计越应细化,保证社会经济效益符合财政投入规模。

  共性指标,包括不同部门但属相同类别的项目的考核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除了以上指标以外的个性指标是针对预算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四是突出量化项目指标,合理选择指标考核标准。评价指标是项目目标的下一层级细化,评价标准是对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做出评判,因此,每一个项目的考核标准都是独一无二的,指标与标准是评价体系的两个方面,无法分割。同时,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评价标准必须可获得,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也要符合经济性原则,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指标考核要可量化,直观反映指标完成程度。

  市级部门预算项目绩效指标体系试行以来,各方面反应情况良好,该市首次将其作为2018年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申报的参考依据。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指标、标准固化,避免了随意性,规范了绩效评价行为,项目完成绩效情况具有了可比性,也使部门预算绩效考核落在实处;指标、标准虽然简易,但专业性较强,能够较为充分披露部门履职绩效信息,绩效评价效率效果较好。

  下一步,要推动部门预算项目绩效指标体系广泛深入运用,不断取得新成效,有赖于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是不断丰富与扩展指标体系。现阶段基于实际情况,考虑到量化的要求,考核标准以项目历年数据和经验判断为主,以后随着省级或更高层级绩效指标考核标准数据的积累,将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比较标准。此外,当有新的指标加入时,原有指标的权重占比应作适当的调整,达到合理评价的效果。

  二是指标体系建设体现预算改革导向。民生项目要多听取老百姓的呼声,专业项目则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通过指标的设计把建议和意见吸纳进去。评价指标结果公开,积累相关数据,作为以后类似或相近项目可以参考的比较标准,从而解决部门作为制定主体,绩效指标与不同群体和利益与代价分布不对称的问题。注重指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通过指标考评对相关方产生影响,使财政支出工作朝设定的目标发展努力,项目实施朝评价标准方向改进和发展。

  三是推进指标体系应用信息化建设。加强数字财政建设,应用信息技术推进项目指标库建设应用工作。部门项目按预算编制系统内设类别编号自动检索,同类同项目指标体系可自动导入,原则上系统设定指标不允许修改。新增项目绩效指标按目标管理规定由部门申报后审核确定,并编入部门项目指标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