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齐全的“年俗”记忆出炉啦!看完迫不及待的想过年!

 昵称33542116 2018-02-13



时光如梭

转眼间

新的一年即将来到我们身边


还记得在没有WIFI的年代

“年”是什么样子的嘛?

那时候

年的期待是一件手工做的新衣裳

是一桌一年只能吃上一两次的鸡鸭鱼肉

是一串不舍得放的小鞭儿

还是那几块含在嘴里不想化掉的糖果...


岁月如白驹过隙

在时光剪影里

拼凑起那些碎片

打开记忆的阀门

翻阅曾经的新年往事


做新衣服
   

进了腊月,一家老小都要添置件新衣服准备过年。去集市或者供销社扯回几米布,拿去裁缝铺,量身定制,颜色很单一,几乎就蓝色、军绿和灰色几种,男装款式也就解放服和中山服,小孩子最喜欢在领子上顶上个红色领章,做好后整齐放在大衣橱里,正月初一才舍得穿。做新衣服是小孩子最欢乐的时候了,有些大人不舍得做新衣服,就会把陈旧的衣服拆开,花费一点染料,用缝纫机一跑,又当成新的穿。虽然日子有些捉襟见肘,但是欢乐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理  发
   

春节前三两天,邻里之间便开始相互帮衬理发,用新的发型,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水,嗡嗡响的手动推子还有锋利的剃刀,再将被头屑末腻坏的搭布从脖子处贴肉系紧,裹住你的身体,邻居的手法娴熟,新发型很快就完成了。


写春联
   

一个村子里能够拿得起毛笔写写画画的人也不是很多,学校放假后,会写毛笔字的学究和教师们开始忙活了,虽然写春联是免费的,但是老师们却是尽职尽责地写,斟字酌句,每一行都紧跟形势,美好地祝福。待到腊月二十九,用面粉熬浆糊,把对联和福贴们,统统贴上大门、粮仓、炕头、水缸及猪圈,期盼一年丰盈红火。


请神送年
   

请神,是年前一项很重要的仪式。要扛上鞭炮拿上旌,女人是不去的,小孩子可以去。走在山路上,去郊外的祖坟,添土、烧香、烧纸、磕头,鞭炮齐鸣,再把彩纸剪成的旌在坟头上一卷,算是把祖先请上了回家过年。然后,挟着旌回家,不到家不可展开。到家后,这些旌各有去处,有的插上供桌,有的插上门楼。只有到了初二下午,拔下来,在野外与香、纸一起焚掉。送年,以前都是各个宗族收钱统一买鞭炮,盘在长竹竿上,聚到一起放,之间有点互相竞赛实力的意思,看谁家的鞭响,放的时间久。小孩子顺着鞭炮声满村乱窜,去捡那些没有响的鞭。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把油走

三十把年过……

年味都伴随着油香飘满四邻

像是舌尖上日夜萦绕的味道

进了腊月门

他乡的游子

就越来越想家


年夜饭
   

腊月28日做面食,29日油炸果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大年三十,北方都吃饺子,里面包上红枣、栗子、糖、花生、硬币,吃到了什么都有美好寓意。


守  岁 
   

也称熬年,吃完年夜饭,一夜不睡,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年长者守岁含义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含义为长辈延长寿命。一家人围坐着,磕着瓜子吃着花生,小孩子白天兴奋过头,熬不住的,大人也同意他们先睡一觉。早上天不亮,就叠被,穿上新衣服,包好压岁钱,泡好茶,摆上糖果瓜子等待客人的到来。


拜  年
   

大年初一,天不亮,人们成群结队相互拜年,长辈在家等着年少的或者晚辈来拜年,互相拉家常,互相问候。给小孩子的花生和瓜子,装在口袋里,鼓鼓囊囊的,那个年代,糖是稀罕物,小孩子是最喜欢的,大人给小孩子每人也只能分一块两块的,他们回家后就清点数量,居然还能记住谁给了几块,藏起来,留着慢慢吃。


走亲戚
   

俗话说,先看姑姑后看舅,岳父岳母拉最后。一般都是送完年才开始走亲戚,初二不少去看姑姑。那个年代,自行车也属于个值钱的家当,后面坐着个人,前面车梁上还坐着小孩,有的没有自行车,亲情没有距离,即便是十几里路也步行,走到了亲戚家赶上吃饭。走亲戚带着个篮子,里面一般是饼干、桃酥、饽饽、水果罐头。

年是冬天的结束

是春的开始

流逝的岁月

留不住的时光

多少的记忆

回忆起依旧温暖

故乡是背不动的行囊

青丝三千解不了的乡愁

那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长大了家乡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