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傻猪猪的窝 2018-02-13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贺州风景和特产及过年礼品,网络+自家)

我十几岁就离开家乡贺州,到外地求学,而后又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工作、扎根,不论是距离,还是记忆,离家乡是越来越远了。但有一样,我是身心越靠越近,认识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老家过年时的各色菜酿肉酿和无酸不欢的年味和气氛。我长这么大,除大二那年因勤工俭学没有回家过年,其余每年春节,不论发生天大的事,都要回贺州老家度过,这里边,除了与亲人团聚,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实在太怀念那些酿、那些酸。

贺州是广西下属的一个五六线小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与发达沾不上边,在各大专业领域也难排上号,但好在它年轻,有活力。至今年,贺州不过建市二十年,但哪哪都充满生机,我们的安居工程、生活水准、交通运输水平直线上升,我们的姑婆山温泉、黄姚古镇、河粉牛肠酸及地瓜干等特产已经打出不小名号,我出生的小村镇,几乎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洋房,开起了小汽车,我们过年的种种,尤其是有酿有酸的年味,既继承传统,又花样出新,展露群众智慧,展现城市风情。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自家除夕夜之酿)

我们的满酿多为肉酿,用肉塞入瓜果蔬菜制作而成,因肉的加入,使得瓜果蔬菜内涵更加饱满,满酿也由此得名。小时候条件不那么好,大家庭为节省用肉,将肉和蔬菜制作成酿,让每个人都能尝上鲜,营养搭配均衡又健康,对制服光吃肉不吃菜的挑食孩子有意想不到的功用。家人还告诉我们,过年吃酿,就像北方人吃饺子一样,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全年的丰收和来年的希望,我们那里有句俗话,叫不吃酿,相当于没过年。

长大后,条件变好了,吃多了荤菜,也吃过不少珍奇酿。平时自己煮饭的时候,也会包点香菇酿豆腐酿。单位食堂也供应过苦瓜酿茄子酿。但无论怎么尝试,总感觉不如家乡酿的味道。还好,家里始终传承制酿的传统,每年除夕和初一都会摆上满酿,吃酿的时候,也是讨论童年趣事的时候,每每回忆起当年吃酿的互不相让的有趣情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这的幸福味道。

今年,由于遵照嫁出去的女儿过年不过夜的习俗,去年嫁人的妹妹须在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傍晚五点前离家,到街上住酒店。父母为省事省时间,也考虑妹夫和弟媳这两个广东人口味,除夕夜主打火锅,肉酿比往年包得少了点,但也没有辜负满酿上席的优良传统,包了油豆腐酿、萝卜酿、茄子酿、蒜头酿、辣椒酿、香菇酿,味道也是一如既往,我吃得津津有味,无比满足,基本不去尝一旁的鸡鸭鱼。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贺州各色酿)

很多人一听到酿,会想到丸子,油脂旺盛。其实不然。我们的酿已经不全是肉,与丸子有本质不同,比如油豆腐酿里,除了切碎的偏瘦五花肉,还会加搅碎的黑糯米、干香菇或粉芋头、青菜梗,散上少许葱花、盐巴、姜末。肉酿做得腻不腻,一个关键是看刀工。我家的肉酿,一定是刀剁的,这样可以保持肉菜原本纯正的味道,还可以在剁肉的过程中,将多余油脂去掉,同时在空气中完成凝冻,让肉菜成团,这样包出来的酿才会结实,不散。

至于包酿,也是个技术活。我这种新手是包不出像样的酿的。将碎肉菜塞入瓜果蔬菜片里,用量非常讲究,少了,酿的味道出不来;多了,酿的味道太重,还会腻。压酿的过程也破费功夫,用力过度,里边的肉和外面的蔬菜瓜果连接过紧,口感会不好;用力不够,煮出来的酿与瓜果蔬菜分离,变成翁碎肉煮菜。我妈是包水豆腐酿的好手,可惜今年这两样由于材料供货原因,没能端上桌。

贺州人爱用各种蔬菜瓜果包酿,除了常见的香菇酿、苦瓜酿、蒜酿、豆腐酿、辣椒酿、茄子酿,还有萝卜酿、竹笋酿、瓜花酿、田螺酿、莲藕酿、节瓜酿、白菜酿、蛋饺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酿不到。不过,酿做得好,做的花样多,不代表好吃,煮酿颇为关键。贺州煮酿看食材,像辣椒酿、豆腐酿一般是慢慢翻炒后,加少许水小火焖,而瓜花酿一般用来打汤,味道极鲜。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贺州各种果酸菜酸,自家瓜皮酸图没能传上来)

酿吃多了,总会感觉到腻。这时,有盘酸菜开胃,那真是绝配。贺州人深谙其中道理,制作出各种酸,除了平时单吃,吃肉时也一定会用来去腻。贺州的酸味是出了名的多,菜类酸有豆角酸、瓜皮酸、辣椒酸、萝卜酸、芥菜酸、芋梗酸、菜梗酸等,果类酸有山楂酸、李子酸、桃子酸、黄桃酸、梅子酸、金橘酸等,肉类酸主要是牛肠酸。这些酸都是就地取材,新鲜卫生,吃起来口感倍爽。

我家做得最多的是菜类酸,这其中,我最爱吃瓜皮酸。瓜皮酸的原材料不是超市里卖的黄瓜,而是当地生产的红瓜子瓜,将瓜剖开,去籽,洗净,刨掉瓜肉后留皮,用镰刀随着瓜皮外层的纹路削成均匀的柳叶状。刨瓜肉时不能刨得太薄,否则腌出来的瓜皮会蔫、不爽脆,也不能太厚、留瓜肉太多,那样腌出来的瓜皮会偏酸。瓜皮削好后,放置簸箕,在太阳底下晾晒两到三小时,然后收回来,倒到铺上朔料的阴凉石板上去温去味两小时,之后撒盐,放少许醋精,搓匀,搓进味,上坛,发酵一周后就可以吃了。

我家过年吃酿,瓜皮酸必不可少。老妈会在当年农历十月份就开始准备瓜皮,如果准备不够不好,一定会跟亲戚邻里预约,就担心我们回家吃不到。我爱极了家里的瓜皮酸,但凡回家,每餐都少不了。过年就着瓜皮酸吃酿吃肉,开胃不消说,去腻那是一等一的好。我以为,瓜皮酸应该所有菜类酸中最好吃的。烹饪瓜皮极其简单,只要放点辣椒和盐油,爆炒五分钟就足够。

若吃了瓜皮酸还不过瘾,还可以吃点果类酸助消化。至于肉类酸,因父母不吃牛肉牛杂,我们小孩想吃牛肠酸,只能上街去买。牛肠酸作为贺州最有名的小吃之一,集酸、甜、辣、咸于于一身,样子像麻辣烫,但味道又有所不同,占着酱吃起来十分劲道脆爽,是贺州过年期间必吃的小吃和拿来上桌的佳肴。坐在街上的小摊上,吃着牛肠酸,看人来人往,听满街声响,感受各种年味气氛,感觉甚是接地气。我到了外地,见到很多牛肠酸,总以为是从贺州传过来的。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贺州街上的牛肠酸,图片来自网络)

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但在贺州过年,感觉是越来越有气氛,年除夕,全家其乐融融聚在一块包各种酿,做各种菜,抄各种酸,吃各种好吃的,甚是满足。年初一,拜完年,配着瓜皮酸吃酿吃菜后,陪父母逛街,买点果酸,再尝点牛肠酸,之后开车到黄姚古镇兜一圈,再上姑婆山泡个温泉或爬山,真是过年新方式,人间极乐事,美哉!爱哉!

贺州年味:满酿上席,无酸不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