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说明文常见考点有以下五点: 1.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③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2.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3.两种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语言准确、科学、简明 生动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4.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准确平实 5.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具体来说,说明文解题有以下技巧 1.概括主要内容。(加标题) ①注意题目是否揭示了主要内容。②注意开头或结尾是否揭示了主要内容。 ③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就分段,概括段意,将各段段意进行整合。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说明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说明…………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如[2008年].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风能将成就江苏沿海成为“海上三峡”(或“江苏沿海风能利用前景诱人) 2.下定义。 例:黑匣子是 。 第一步:明确对象所属(性质)。黑匣子是 信息存储器。 第二步:明确对象的特征。 黑匣子是(记录飞行主要参数的)信息存储器。 3.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题形式:此句运用 的说明方法,( ) 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由表及里,答道本段中心或文章中心)。(特征结合此句前后句或此段开头、结尾来判断) 说明方法的效果。 *打比方: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 *作比较:把 与 比较,突出说明 *列数据:列 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 *举例子:举 例子,通俗易懂、具体地说明 分类别:将 分成 类,层次分明地说明 作诠释:更清晰地说明 下定义:从本质上更深入地了解了 引用:更有说服力,更有权威性地说明了 配图表:直观地说明了 例:如果把文中的语句改为“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很低”好不好? 答: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突出了甲型H1N1病毒所带来的危险远比禽流感病毒给人的危险要小,从而说明了甲型H1N1病毒并不那么可怕,人们不必过分惊慌,比改文生动、具体、准确。 ★4.体会词语的准确性(表达效果)。 第一类:体会文中某一节中的加点词的准确性。 答:①解词(意思、范围、时间、程度等) ②此词准确说明了某事物的某个特征(由表及里,答到本段中心或文章中心) ③用在这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一般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 答:“一般”指“通常情况”,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通常情况下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染猪,不排除在非常情况下还感染其他动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类:能否将“ ”换成“ ”?(或能否将“ ”删去?) 答:①不能。 ②解词(意思、范围、时间、程度等) ③此词准确说明了某事物的某个特征 ④换成“ ”(或删去“ ”)就不符合客观实际(显得主观武断,使说明不全面、不科学等),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上四五个月”中的“一般地”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可以。“一般地说”是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表明海参通常情况下要睡四五个月,不排除特殊情况。若删去,则显得主观武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方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或词语准确性的角度进行阐述。 如:[2008年]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特定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答:“黄金电“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而形象地说明非并网技术将使风电产生巨大的效益,变得像黄金一样宝贵。 ②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 答:“一旦“表示时间的不确定,表明非并网技术还在试点阶段,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目的、方法、作用等)。答案要点在文中,看分答题,力求全面。 例如[2010年]:阅读全文回答:人类改造火星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4分) 答:目的:将火星凛冽寒冷、空气稀薄的地表转化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把火星变成地球环境)。 方法:将火星的气候变暖,然后撒下孕育生命的种子。 [2008年]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请分条陈述。(4分) 答:①较之于其他新能源的开发,风能的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②较之于油、气、煤,风能的蕴藏量大;③较之于水电,投资少,而且开发没有百万移民的负担,也不占用耕地和消耗水资源;④较之于火电,没有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污染。 如[2008年]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孕育着财富和梦想却一直被自然掖藏着的新大陆?(4分) 答:因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风力资源,一旦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 7.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①理清层次 ②精心提炼 ③分条列举(看分答题,力求全面) 如[2009年]:阅读全文回答:“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答对其中两点即可,4分) 答:① 过滤有害物质,让空气清新;②为附近居民和动物遮挡炽热的阳光;③降温,使空气凉爽。 8.举例、公益广告、标语等 注意联系文章内容,要有针对性。 ★9.说明文语言: ①准确生动。(拟人、比喻、一系列生动的动词等) ②准确平实。 例1:阅读法布尔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法布尔的语言很有特点,试以第⑥段为例说明法布尔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答:法布尔的语言十分生动,富有情趣。如第⑥段中“克鲁蜀蜘蛛似乎也知道这美妙的一刻,并且比我们更会享受这一刻的到来”,赋予克鲁蜀蜘蛛以人的情感,从而使说明显得十分生动。 例2: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准确:“这种极短距离的移动,只能由极低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引起”中的“几乎”是“十分接近”的意思,在文中表明声音接近于听不见,但也不是完全听不见,十分准确地说明了毛细胞的极度敏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如本文开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毛细胞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毛细胞在不同的音乐情况下的不同反映,语言生动。 例3:拿《辞海》或字典里对某个事物的介绍与推荐的文章相比较,问有什么不同? 答:内容+语言特点 10.说明文标题内容上的特征: ①揭示说明对象,如《松鼠》; ②揭示说明对象及特征,如《巍巍中山陵》; ③揭示说明的中心,如《向沙漠进军》; ④暗示说明顺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暗示感情基调,如《国宝——大熊猫》;⑥点明文章中心思想,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例:本文以“揭开甲型H1N1流感神秘的面纱”为题有何作用? ①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②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引起读者兴趣。 11.说明文开头记述事件、引用故事、谜语的作用: ①叙述 内容,暗点说明对象或特征(说明中心内容); ②引出下文对 的具体说明; ③使说明生动且富有情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2.说明文中间插入故事或传说的作用: ①叙述 内容,突出说明对象的某特征(引出下文对 的具体说明); 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③使说明生动且富有情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选文第④段引用了娇贵的公主的童话,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娇贵的公主垫褥底下有一片折皱的玫瑰花的叶子,她也会睡得很不舒服的童话,突出了克鲁蜀蜘蛛宫殿的富丽堂皇以及它的会享受的特点,使说明生动且富有情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3.概括对象的特点: 注意点:既要概括又要到位。要全面不能遗漏。 例:文章介绍了白颊猿哪几方面的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①活动范围:常年在树上;②食性:喜吃植物性果实;③叫声嘹亮;④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极少。 14.请依据文中内容,谈对某一做法的看法。 方法:观点+理由(文中找) 如[2010]年:看法近年来,人类加快了探测火星的步伐,然而对改造火星计划的可行性,还存在着争议。你认为改造火星的计划是否可行?请依据文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①可行。因为有证据表明,火星仍可能存在二氧化碳和水,具备改造成地球环境的条件;此外,人类已经知道让行星变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②不可行。因为关于火星上存在二氧化碳和水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再有,实现计划的时间尚待商榷,在月球或小行星上尝试的结果不得而知,需要多少费用也是一个未知数。 如[2009年]:有人认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还不如在地面上多种树。请联系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 示例一:我认为应该兴建“城市空中森林”,因为它不会像在地面上种树那样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 示例二:我认为应该在地面上多种树,因为兴建“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既需要成本,又耗费能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