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和睦,关键看这个家里能不能守住敬,人与人之间如果都相互敬爱,自然就能够和睦,家和自然能万事兴。现代社会,支离破碎、不幸福的家庭很多,主要是三种关系比较难处理:第一,夫妻关系;第二,孩子的教育;第三,婆媳关系。这三种关系不和睦,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在于彼此缺少了恭敬、敬顺的心。这一切应当从谁做起呢,当从女子做起,因为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根。我也是从修学女德之后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只要时刻守住一个敬顺的心,这三种关系自然能够相处和睦。 那如何才能守住敬顺呢?《敬顺篇》的第二段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为妇之大礼也。”在此,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前两天我婆婆过生日,一个月前,老太太就很严肃地跟我们说,她坚决不出去吃饭,因为她一向都很勤俭。我们大家就都反对,因为今年她是七十三岁,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所以我们都很重视她这个生日,家里老老少少大概二十口人就跟她争执。她说家里有保姆,但是保姆当时就不是很高兴,因为要做这么多人的饭,夏天的确比较难弄。大家争执不下的时候,我二姑姐和我先生就问我的意见。我第一个反应,是先学《女诫》的这个敬顺,我说:“咱妈说得对,要节俭,就按她老人家的意思办,不行我们可以下厨帮忙。”我婆婆一听特高兴,说:“对啊,静瑜都说了,我们就在家吃。”后来就谁都没有再出声。回家之后,我就被我先生训了一顿:“那么多人,家里的一个小饭桌得分几拨吃啊?天又那么热,老太太又不让开空调。”后来我就说:“离过生日还有将近一个月呢,何必提前二十多天就惹她不舒服。咱就先顺着她来,等到了生日再说,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先生就说:“那到时候,你负责处理。” 到了老太太过生日的头一天,我先生和我二姑姐都给我打电话,说:“你不是答应你来处理的吗,那你就跟妈说,让她出去吃饭店,反正我们都不在家吃。”后来我想来想去,就给婆婆打电话,我说:“妈,明天您就要过生日了,特别巧,别人送我一张餐厅的券卡,都存好钱了。您看要是不去花的话,那个钱就作废了,因为它有期限。要不要您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去给它花掉?您如果一定要在家吃,这么多人,万一把阿姨累坏了,她以后干活心里头会不舒服的。”老太太一听这券卡是白送的,就很高兴,说:“反正那餐厅的钱也不用我们花,那就去吃吧。”然后,我们大家就高高兴兴地聚到了餐厅的大包间。我先生和我二姑姐到了以后,都很惊讶地看着我,我说:“你们就别看我了,反正老太太已经很高兴地过来吃了。”他们都问:“你用的什么办法?”我说:“用这个智慧。”反正,那天大家就吃得很欢喜。 以前我婆婆过生日,我只是单纯给她点钱,觉得她年纪那么大了,我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况且有时候给她买东西,她还要说我浪费。今年过生日之前,我就跟我大儿子商量,我说:“儿子,奶奶这个生日很重要,我们得让奶奶高兴高兴。”我大儿子就说:“妈妈,那我来唱歌,我来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和二宝打手语。”我大儿子就教我和二宝手语,我们就在家排练了一下午。然后写红包,我第一次让我大儿子代表全家人给奶奶写一段话,我大儿子刚上二年级,他特别认真地在那个红包上写道:“孙子张坤鹏代表张氏全体人员祝奶奶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婆婆生日的那一天,我们吃完饭准备切蛋糕的时候,我就跟婆婆说:“妈,以前过生日就是给您红包,今天在给红包之前,我们想表演个节目献给您。”老太太很意外,因为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会唱歌,唱歌会跑调。老太太就问什么节目,我说:“儿子,都站好了,我们准备表演了。”大儿子唱歌,我跟二儿子在旁边做手语,一起给老太太表演节目,我就发现老人家的眼里有一丝泪光。随后我两个儿子又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我大儿子才把红包交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特别开心。我先生看到这一幕,很受感动,有史以来第一次主动要求发言。他先是反省他自己平时做得不好的地方(因为他做企业非常忙,家里很多事顾不上,尤其这么多年我公公婆婆一直是我来负责照顾),然后向父母道歉认错;其次,他第一次当着全家人的面特别地赞叹我,说我很贤惠,因此让他工作的时候心情很愉快,再大的压力回家后都能释放;最后,最重要的是,他赞叹传统文化很好,因为他一开始对我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很理解认可。我婆婆当时就特别高兴,说:“我从来没觉得这么开心快乐过。”我说:“妈,和谐社会就是先从和谐我们的家开始,这样我们也算为国家作贡献了。”我二姑姐也说了一句话,她说:“静瑜,我以前一直觉得你学佛挺迷信的,看到你现在很快乐,我才觉得学佛真是挺好的。”我是2004年接触佛法的,我二姑姐他们当时都很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