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3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且使边郡檄其国也。”充启从之,禧即行。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且日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平述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B.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C.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D.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元加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材原称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材,或作茂才。
B.修起居注是宋代官职名称,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以作为修史材料。
C.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全同学校、科举、外交及官员考核等事宜。
D.山陵本指山岳,此处借指皇帝陵墓。有时也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方平天资超群。他从小就聪明绝顶,读书过目不忘,每本书只需读一遍即可,因此,被宋绶、蔡齐行作天下奇才。
B.张方平直言敢谏。朝廷筹建宣毅、保捷州军,他接连上疏劝阻;英宗立皇太子,他主张立颍王,并让皇帝写下名字。
C.张方平慷慨有气节。告老还乡之后,他仍评论时政,尤其关心用兵、起狱之书;平常从不趋附他人,对人和蔼可亲。
D.张方平慧眼识人。他十分器重苏轼,排粹苏轼为官;苏轼入狱,他又上疏为苏轼球忙。因此,苏轼终身部很敬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
(2)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且使边郡檄其国也。
(二)订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夜坐寄朱仲开、张瓯江
陈 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怀君滞羁旅,云海各天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魁(5分)
A.首联描写诗人深夜久坐时所闻所感,起到了以动写静、烘托气氛的作用。
B.颔联为虚写,诗人想象远在异地他乡的友人思念家乡,因而愁思染白双鬟。
C.颈联虽没有点明季节,但由残叶飘零的树林、林中满地的落花可知是冬季。
D.尾联点明寄友的题旨,在前三联层层铺垫下,尾联情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E.这首五言律诗平实、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其中蕴含着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在《阿房富赋》中描述秦朝统治者奢侈浪费,暴殄天物,对盘剥来的财物“用之如泥沙”的句子是“
,
,
”。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古风淳厚、清新质朴的乡村风貌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处占地三百亩的宅第,四周封闭,内院星罗棋布着四方形的建筑,与传统四合院不同的是,它的每栋建筑均有五间房,装有自来水。
②距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不到一个月时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领跑赔率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现总统特朗普也登上了赔率榜。
③在解决朝核问题过程中,有的国家硬塞私货,有的国家一边指手划脚、一边“背后捅刀”,有的国家则是浑水模鱼,甚至企图火中取栗。
④随着中国游客的锐减,韩国许多购物街人流稀少、门可罗雀,过去那种人来人雀,熙熙攘攘,热闹得不可开交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
⑤主人请客的酒席很是丰盛:酒是茅台,菜也精致,光是一道活鲤三吃——干炸奇门、红烧马鞍桥,外加软斗代粉,就足以令人大快朵颐。
⑥近来,新一轮央企重组大幕拉开。央企重组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慎之叉慎,因为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③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巴西环境部门的统计,持续20余天的森林大火已烧毁超过15.5万公顷林地。有关人员表示,近期有望把剩余火灾全部扑灭。
B.根据我们这些年来连续不断的跟踪调查显示,乡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大多存在着心理疾病。
C.东汉虽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是汉献帝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增加了不少人气,使曹操有了巢4灭各路诸侯的理由和旗帜。
D.用文言文撰写的古典文史作品,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不仅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从老家特意过来找您,有一事相求。还请您千万不要推辞,拜托您鼎力为我效劳。
B.多年来,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始终注意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C.你的小说功力深厚,情节安排和人物设计都独具匠心,唯独语言方面还略有欠缺,我做了一些斧正,仅供参考。
D.当年,这位明星刚出道就令人惊艳,所饰演的们色都成了经典,如今她的表演更上层楼,欢迎诸位前来一睹风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符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父母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但其为后代提供的先赋条件的不同,
①
。清华附小里这些写出苏轼研究论文的小学生,与那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相比,
②
,所以他们超于常人,并不意外。因此,起跑线公不公平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机会平等。起跑线不公平指向父母和家庭,
③
。对一个社会来说,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一个小学生有同等的机会走向未来的求学、成才之路。
21.下图是某市住房公积金信息修改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网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10.(3分)
C(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以及句式特点等判断。标点如下: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11.(3分)
C(官员考核为吏部职责。)
12.(3分)
C(“对人和蔼可亲”于文无据。文中“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意为从来不用言语讨好别人,用神色谄媚别人。)
13.(10分)
(1)(张方平)又请求按比例减省赏赐,把乾兴时的作为标准,费用节省了十分之七八。(句意通顺2分,
“差减”“锡赉”“什七八”各1分。)
(2)只让主管官员每天送饭食不加过问,并且让边郡发公文给他的国家就可以了。
(句意通顺2分,“但”“馈”“檄”各1分。)
14.(5分)
BC(B项,“虚写”“想象远在异地他乡的友人思念家乡,因而愁思染白双鬓”错误。本联是诗人实写自己。C项,“残叶飘零”错误,句中为“无残叶”;“林中满地的落花”错误,句中的“落花”指灯花。)
15.(6分)
身处异乡、寒夜独坐的寂寞之情;客居异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双鬓斑白仍不得不四处漂泊的伤感之情;对远隔万里、羁旅他乡的友人的牵挂之情;自已和友人都滞留异地、沦落天涯的同病相怜之情。(每点2分,情感与分析各1分,任答出3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 (5分)
(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2)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每空1分,错、漏、添、改字均不给分。)
17. (3分)
C(①星罗棋布:像天卒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此处使用错误,后面一般不带宾语。②大跌眼镜: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③火中取栗: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望文生义。④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使用对象错误。⑤大快朵顾: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地享受美食。⑥风吹草动: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18.(3分)
D(A项,“火灾全部扑灭”搭配不当,)、证为“大火全部扑灭”。B项, “根据……显示”句式杂糅。C项,
“东汉虽然……但是汉献帝……”,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9. (3分)
D(A项“效劳”意思是为某人提供服务或出力为人工作、劳动。谦辞,用于自己对他人。此外,“无事不登三宝殿”用于自己求勖别人。B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敬语,用于他人。C项“斧正”是敬辞。)
20. (6分)
①却能够影响他们的未来路径 ②由于有了条件优越的父母
③而机会均等则指向整个社会(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1.(5分)
信息修改包括单位、个人信息修改。(1分)前者须填写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信息表,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批文或法人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法人代表和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后者只要提供公积金对账簿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3分)最后都到中心信息科修改即可。(1分)(意思答对即可。)
22.(60分)
(参照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
两类不同的孩子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现状都很满意,一类是凶为“孩子会挣钱养家了”,一类是因为“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参考立意: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②快乐是一种心境;③社会呼唤多元价值观;④把握现在,还是放眼未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从小聪敏绝顶,家里贫穷没有书读,他就向别人借来三史,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知道具体内容了。”他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宋绶、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奇才。考取茂才特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县。又考中贤良方正科,被选拔升任为著作佐郎。西夏人侵猖边境,张方平首先请求将枢密院的事务合并到中书省,以便共同商议。皇上认为很对,于是让宰相兼任枢密使。当时征调各地的弓箭手,挑选其中健壮的组成宣毅、保捷两军。张方平接连上疏反对,没被听从。不久两军十分骄横,一共二十多万,都是市井之人不能任用,正像张方平所说的那样。不久,张方平以修起居注的身份出使契丹。契丹王对左右说:
“有这样的大臣,真好啊!”骑马在前打球,拿玉卮斟酒给他喝,并将自己所骑的马送给张方平。回来后,担任知制诰,代理开封知府。府中事务繁杂,前任知府一般用书板记录,只有张方平靠默记决断发遣,没有一点差错遗忘。升为翰林学士。英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请求出任郓州知州。回京后,任学士承旨。皇上身体不适,召他到福宁殿。皇帝靠着案几说话,话听不清楚。张方平递上笔请示,皇帝于是写道:“明天下诏,册立太子。”方平高声说道:“一定立颍王为太子,既是嫡长子又贤明,请写下他的名字。”英宗费力地写下了,方平于是告退草拟诏书。神宗即位,召见张方平,他请求减省英宗的安葬费用。神宗说:“祭祀先帝可以减损吗?”方平回答说:“遗诏上本来就说了,按照先帝旨意施行,可以称得上孝顺。”(张方平)又请求按比例减省赏赐,把花兴时的作为标准,费用节省了十分之七八。张方平进献诏书草稿,神宗亲自批复说:“你的文章典雅,明显的有三代风采,又善于化繁为简,意丰言简,即使是《尚书》中的训诰,大概也不会超过。”他就是这样被称赞、器重。契丹泛使萧禧来商议边界事宜,到了应该辞行时,躺在馆舍中不起来。张方平对枢密使吴充说:“只让主管官员每天送饭食不加过问,并且让边郡发公文给他的国家就可以了。”吴充启奏后听从了他,萧禧立即回国。张方平为人性格豪爽有气节,退休之后,评论时事更加深切,对于用兵、判案,尤其反复论说。并且说:
“我快死了,到地下拜见先帝,得有话说呀。”平时从来不用言语讨好别人,用神色谄媚别人。担任蜀守时,发现眉山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非常器重,认为他们与众不同。曾推荐苏轼为谏官。苏轼被关进制狱,他又毅然上奏为苏轼求情,因此苏轼终身都敬重他,为他的文章作序,把他比作孔融、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