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输液,更多的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 1. 患儿四肢细小,表浅静脉穿刺难度大 血管被厚厚的皮下脂肪掩盖不显露,护士穿刺看不清楚血管;显露的四肢血管因孩子不合作穿刺时容易滑动,增加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的难度。 2. 孩子四肢好动不方便固定输液针 小孩手背短小,手背静脉穿刺多靠近腕关节部位,即便是穿刺成功,小儿手脚也不易固定,手脚稍活动可能也就“跑针”了,增加反复穿刺的痛苦。 3. 此年龄小儿头皮静脉表浅,血液循环快 此年龄段小儿,血管清楚显露,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 4. 穿刺成功后好固定 相比之下,小儿静脉输液,选择头皮静脉,不但好扎,而且固定不滑动,方便穿刺,穿刺成功后好固定,不易跑针,所以输液成功率高。更方便的是,由于小儿的双手、双脚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可以随意走动,可以自由玩玩具转移注意力,让其配合输液,方便家长照护。 但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也有风险。 为什么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明确指出:因经头皮静脉输液,一旦发生药液渗出,局部可能出现瘢痕,影响头发生长和美观,故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这也是新版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尤其是在外国,还会由于宗教的原因,更要慎重选择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要警惕有可能药物外渗处影响头发生长和美观。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国内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儿科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更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 一般情况下,护士会根据患儿年龄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最佳穿刺部位,小儿常见的穿刺部位有手背、足背、头皮等表浅静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