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火车呼啸着近乡情更怯的思绪,空气鼓噪着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沸腾。火红的对联贴上了门脸,“辞旧迎新”,成了这段时期最常提到的词汇。
旧历的新年,是盘点收获的时节,是消弭遗憾的时节;是展望新生的时节,是抖擞精神的时节。值此时节,我们邀请了6位北大学子,与我们聊聊他们的2017关键词。无论是热爱、享受、贡献,还是拖延、孤独、告别,得到和失去皆是人生的重要篇章。关键词很短,但每个人的人生精彩如斯。
祝愿各位读者,在2018年依旧拥有精彩的人生。 17级本科生 光华管理学院 赵木语 Upward 从高三学习状态和情绪状态的低谷中回升,一步一步,以越来越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迎接未来。 University 人生第一次进入大学,从刚进入时的新奇到后来的逐步适应,我爱上了大学。 Update 在北大,我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听取了许多智慧的思想,使自己心灵常新;同时不断提高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逐渐升级,掌握越来越多的实用技能,更好地学习生活。 16级本科生 哲学系 徐燕婷 热爱 2017年做了很多自己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事情,比如旅行、摄影、写手账。 生活 2017年用手账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拖延 2017年还是没能改掉自己的拖延症。 15级本科生 护理学院 王静 享受孤独 浮躁的自己2017开始学会静下心来做事情,效率高了很多,轻松了很多。 接纳自己 以前总是会因为自己某件事情完成得不漂亮而难以入眠,2017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要有进步就是非常棒的。 与人为善 心与心的贴近是最有魅力的。总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自己也会过得简单轻松很多。 14级本科生 社会学系 黄乐妍 贡献香港 即使到北京升学,也不忘利用自身知识贡献家园。在寒暑假分别到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总部及香港第一智库—团结香港基金当全职实习生。此外,积极善用“北大港生”身份,在香港TVB节目《升学无疆界》及香港01报章与全港市民分享到内陆升学的经历,努力成为帮助香港人认识内陆的桥梁。 感激祖国 感谢师长对于我的厚爱,同时不断为我创造发挥潜能的平台。不仅连续两年获得宝钢优秀港澳台生奖(本科生仅三个名额),今年更是以92分综合分数成为9名本硕博获奖人中的第一名。此外,有幸在毕业前以负责人身份带领其他香港同学一同筹备国际文化节的香港特区摊位,与校内外嘉宾分享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繁荣昌盛。 走向国际 过去一年有一半时间都在欧洲学习、体验。除了在欧盟Erasmus 项目全费资助下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一学期外,更以“中国青年代表团”身份到德国波恩出席联合国气候大会,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弱势发声。这些经历都帮助我认清目标,萌生到国外深造的念头,现今已获全球社会政策学科排名第三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录取,希望能借机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18级法学院硕士生 北京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周志鹏 难说再见 和丰富而精彩的本科生活说再见,告别了生活四年的北大,告别了相处四年的朋友,人生开始了新的篇章,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一名高中教师,从讲台之下走到了讲台之上。 小幸运 各种考试的磨砺,实习体验的收获,基层教学的成长,老师的教导,朋友的支持,恋人的陪伴,亲人的重逢,一同记录成那幸福的文字,甜蜜的影像。 践行青春 和小伙伴一起来到美丽的青海,开启新鲜的支教生活,nice的老师,质朴的学生,带给了我们许多感动和思考,好好教书育人,继续记录北大研支团的足迹。 ![]() 博士生(17级博士生 中文系 莫凡妮) ![]() 绕地一圈 独自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 16张登机牌,英国,德国,瑞士,法国,瑞典,然后飞越大西洋,抵达美国。走过了二十几座城市,7次调整表盘上的时间,回到原点,50天环绕地球一圈。 至真至情 轰轰烈烈地陷入爱情,又优雅从容地跟恋人告别,无论是相恋、分别、独处,都毫无保留,义无反顾。 最初的梦想 本科念了英文系,硕士念了对外汉语,尝试创业,也去澳洲工作,走了很远的路,也爱过不少人,心里装着的却一直是中文系。2017年终于抵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截图测试你的2018年度关键词吧~ ![]()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闫凤玲、程格格、郑思琳 编辑:郑思琳 制图:郑思琳 排版:闫凤玲 |
|
来自: skysun000001 > 《单位文章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