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昵称VChmUhmv 2018-02-14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我国思想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同样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但今天小编说的是另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芍陂。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芍陂(quèbēi),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于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兴建,有“天下第一塘”之誉。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春秋时期,楚国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每逢夏秋雨季极易引起山洪暴发,形成涝灾,而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孙叔敖根据当地情况,引水流汇于芍陂之中,即解决了水患,又灌溉了农田,达到了“灌田万顷”的规模。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芍陂的兴建,使得安丰一带成为楚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极大的增强了楚国的实力,击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战国时期,楚国更是将楚都迁到了这里,除了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寿春一带物产丰饶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芍陂作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历代都受到了修治,一直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东晋时期芍陂一带因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 "安丰塘”。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元代以后,安丰塘水利日渐萎缩,明清时期进行了一定量的治理,但规模都不大,到近代,安丰塘仅长20余里,东西宽不到10里,灌田仅800顷。

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至今仍发挥作用,奠定了楚国霸业

新中国成立后,芍陂获得了综合治理,开挖淠东干渠,沟通了淠河总干渠,成为淠史杭灌区重要的调节水库,灌溉效益有极大的提高。芍陂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