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世界地缘政治局势与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十分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各国均开始研发建造基于先进技术的武器。当时,各国选择核导弹作为武器,如今,人工智能软件则日益成为未来战争所倚重的武器。 当今时代的冷战 俄总统普京近期在战略导弹学院会议上表示,人工智能将成为俄罗斯重新平衡美国国防力量的方式,是俄罗斯击败美国国防力量的关键所在。这就像是“冷战”时期的说辞,那时美国和苏联各自建造了许多核武器,形成了“相互确保摧毁”,任何一方参与战争都存在引火自焚的风险,如果有一方使用核武器则两方都会被毁灭。 ▲普京在战略导弹学院会议上讲话 网络战争 基于人工智能网络武器的战争仍然被认为是对峙双方之间的公平游戏。俄罗斯和俄罗斯支持的黑客对美发电厂、银行、医院和交通系统发动了网络攻击,甚至攻击美国大选投票系统。俄罗斯的网络攻击者把目标指向乌克兰、英国和德国,美国有能力并且可能已经对此做出反击。俄总统普京认为,人工智能代表着全人类的未来,他曾在2017年9月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把核武器发射任务真正交给一台电脑。 ▲乌克兰国有银行oschadbank的ATM机被勒索病毒攻击 应用人工智能控制核武器 鉴于军舰和潜艇搭载核武器产生的战略突袭风险,一些国家可能采用自防御战术,借助具有快速决策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发起反击。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其行动更加迅速,不会像人类一样犹豫不决。因此,具备快速自主决策能力的国家,可以向潜在敌人证明其已经做好随时发射武器的准备,从而达成“相互确保摧毁”的威慑作用。 ▲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拥有巨大的核武库 应用人工智能控制非核武器 人工智能也能用于控制无人机、网络武器等非核武器。比如无人驾驶车辆若想在其通信设施遭受损坏时仍保证正常运行,就需要搭载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控制。人工智能可以阻止目标群体的控制设施在无人机攻击中遭到摧毁。与之相似,网络武器通常需要在通信范围之外运行,未来作战环境要求需对其进行快速响应,人工智能系统是向网络武器发出响应并对其进行控制的最佳选择。人工智能发起的协同攻击,几乎可以在瞬间发射网络武器或其他武器,甚至在人类还没有引起注意之前就做出攻击决策。如,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连续不间断地发射无人机袭击目标、监控无人机发起防御、向目标发动网络攻击等。 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广泛应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攻击目前还无法实现,世界各国有可能就限制人工智能冲突的《日内瓦数字公约》达成一致,但这并不足以阻止犯罪分子和恐怖主义组织发动人工智能袭击,而且也不排除有些国家退出公约的可能性。先进的人工智能会赋予一个国家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对战略突袭起到威慑作用。 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
|
来自: taotao_2016 >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