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人节:跟着古人学浪漫

 昵称40324032 2018-02-14

最近,博物馆里笼罩着一抹奇妙氛围:春节长假要来了,来自七大姑八大姨们关于终身大事的热心问候,势必也要如约而至了;一年一度的西洋情人节要来了,破天荒,今年还是伴着春节一起来的,单身狗与漫天撒狗粮的永恒话题,又会从四面八方空袭而来。让人惴惴不安的,当然就是躲得过初一十五,也躲不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啊!

相比之下。古代人的爱情故事和终身大事就简单直接多了,告别单身的方式虽然不多,但找到心动爱情的途径却简单明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你向往几千年前的爱情故事和脱单技巧,请拿出本子、做好笔记,二飞老师又开始划重点啦!

天时,绝对算是古代单身男女青年自由脱单的首要因素。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单身男女青年能够旁若无人出去浪的机会并不多;要知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古代女子的必修素养之一;要知道,没有婚恋网站、陌陌微信和摇一摇的时代,告别单身的主流方式只有两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当然并不是悲观现实的全部心塞和遗憾,即使是稍显封建和封闭的古代社会,依然创造了不少浪漫的民俗和节日,留给那些风华正茂、气血旺盛的男女青年,让他们尽最大可能的自由发挥、大胆脱单,去做爱做的事。

比如我们熟知的元宵节、七夕节、三月三等等,每一个都散发着遥远年代的爱情味道和浪漫气息,如果你是一个古代的单身汉,千万不要错过这三个节日,因为他们可能是你为数不多的有机会自由脱单的黄金时机。

被冠以中国情人节的多个节日中,元宵节应该算是最名副其实的一个。古代的男男女女们,尤其是单身的男女青年们,很少有机会在公开的场合结伴游玩、肆意社交,元宵节却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正大光明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不必羞涩、不必遮掩,大大方方物色自己中意的男子或女子,甚至向对方吐露心声、表达爱意。

元宵节浪漫的简直不像是封建社会的节日,同样的,古时的元宵节也诞生了众多甜蜜到腻歪的爱情故事、诗词文学和美丽传说,最动人的当然就是辛弃疾那句: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段词句描写的正是当时单身男女青年在元宵节上社交的场景:初次邂逅、怦然心动,原来你就是我的益达。

三月三,是中国古代最具青春活力的情人节:阳春三月,像花儿一样的男女青年,三五成群、四六结队,去踏春、去郊游、去和自己心仪的情人约会。三月三情人踏春幽会,是由上古时代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演绎而来,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十分流行,周朝时更是写入《周礼》,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习俗。

古代的阴历三月三这天,不管是天子诸侯还是庶民百姓,都会停下劳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后踏青赏春,结伴游乐。通常,单身男女们都会相约到河边集会、社交,认识新的朋友,非常类似于现在流行的相亲大会,只不过那时候的古人要内敛很多,看到心仪的对象,并不会直接牵手或要手机号,而是留下一个贴身的物件,作为看对眼的信物。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因为叛逆公主织女和痴情庄稼汉牛郎的爱情故事而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性的浪漫节日之一。在织女与牛郎的神话故事里,七夕节这一天,天上的喜鹊会组成一道弯弯的鹊桥,让思念已久的情人再相见。因此,七夕、喜鹊自古就是浪漫的爱情代表符号。

此外,古代的七夕节还有吃甜食、瓜果、面点并向上天祈求心灵手巧、夫妻恩爱、早生贵子等习俗,是非常受女性欢迎的一个节日,也有中国古代妇女节的说法。关于七夕节的浪漫诗句,可能要属秦观《鹊桥仙》的那两句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门浪的时机有了,就差一个恰如其分的地点约会情人了。现代的男女青年们,可能会找一间有情调的温馨咖啡店,一间有品味的高档西餐厅,或者只是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可是古代既没有这些东西,也远没有现代人来得洒脱开放,那时候的人都会去哪些地方约会呢?

- 小河边

学生时代的爱情故事里,似乎都会有一个让人想起来就面红耳赤的小河边.......但你们绝对不是在河边谈水说爱的浪漫先驱,几千年以前的《诗经》里就有过诸多关于浪漫爱情和湾湾小河流的类比和描述,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比如“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等等,可见当时的古人是有多喜欢到小河边幽会啊。

此外,特别想显摆的一下是,《诗经》爱情名句“溱与洧,方涣涣兮”中提到的溱水河,其实就在我们大郑州啊。这两句词描述了3000多年前男女青年在溱水河畔结伴踏春、互诉爱慕的美好画面,因此这条河也被称作中国爱情诗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的爱情河,当然至今也仍是郑州人郊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 小树林

古代的情人节总少不了结伴踏春的环节,看看小河,走走草地,当然最好可能还要去个小树林里谈谈心。欧阳修千古名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描述了男女青年在元宵节的时候,跑到小树林约会的场景。

- 小花园

不喜欢人多嘴杂的小河边,不喜欢随时蚊蝇出没的小树林,小花园可能是一个既安全又浪漫、还能随手花前月下扯朵玫瑰浪漫表白一下的不错选择。所以,李煜会这样写: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欧阳修会这么写: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一个小花园,就可以安抚所有的怦然心动。

- 灯会 / 庙会

上面的内容就已经跟大家科普过,对于单身男女青年来说,古代最重要的情人节就是元宵节或者三月三,而当时元宵节最重要的户外活动一定是灯会,很多地方的三月三也一定会有庙会。所以灯会 / 庙会就成为当时男女青年集体外出、相互结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了。

关于灯会 / 庙会上的浪漫约会,很多古代诗词都有过精彩描述。此外,在元宵节的灯会和三月三的晚间活动中,还有很多类似于猜灯谜、放河灯、看烟花这些可以自由交流、自由配对、甚至自由牵手的小活动,你来我往中,增加陌生男女青年之间的亲密互动和好感度,绝对是约会脱单的最好场景选择。

巧克力和玫瑰是现代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过隐晦和臆想。在选择约会礼物上,几千年的古人显然要比我们睿智和直接多了。

比如,贴身的小物件。

爱情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吸引和契合,没有比贴身物件更能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慕之情了。那时候,女生都喜欢送男生手绢、荷包、香囊等小东西,男生通常则送出自己随身佩戴的玉石、扳指等小物件。

最近看过《国家宝藏》的同学,一定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选送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记忆深刻,据考证,这就是痴情男儿唐玄宗送给爱人杨贵妃的同款香囊。

古文《木兰诗》里就有写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实在古代,铜镜除了饰面照容的实用功能外,还被作为爱情的标志,成为表达朝思暮想情感的信物。

也许是因为《诗经》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所以,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木瓜、木桃、木李这三种南北方再常见不过的水果也一直被视作浪漫、甜美爱情的象征,没有甜品、面包、巧克力的年代,他们可能是浪漫、最甜蜜的爱情供养。

如果你实在没有拿的出手的贴身物件、翡翠玉石,也买不到好吃的木瓜水果、甜品小点,就只能发大招了:写情诗!

要知道,古代可是有不少人就是靠着几行酸溜溜的情诗就抱得美人归的。古代的女子最看重男子的德行和才华,德才兼备的男生更是标准的抢手货。

如果你能写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的绝妙诗句,根本就不用发愁如何脱单的问题了!

不二飞叨逼叨 - 今日份加餐:古人有多浪漫

现代人发明了情人节,并为它附加了种类繁多的浪漫想象,可是,懂爱情的可不是只有现代人,也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浪漫。古人浪漫起来,可能连自诩最懂爱情的我们都要面红耳赤。

1. 中国上古时代就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流传下来,伏羲和女娲的爱情故事更是被演绎成各种传说和版本,甚至还有说法是,他们最后变成了为世人牵线姻缘的红娘圣母和月老郎君。商周时期,还有商朝丞相伊尹的爱情故事,商王武丁和妇好的爱情故事等等,都流传至今。

2.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或许也可以称作中国第一部情诗合集,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篇章都是在描述美好的爱情和向往爱情的男男女女们,你也一定熟知那些经典名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等等。

©️天下第一吻

3. 古人的浪漫,简直让我们汗颜呐!

故宫博物馆90周年大展的时候,曾经展出过一个名为“天下第一吻”的精品石雕,这也是这个浪漫爱情石雕出土七十多年后,首次以公开展出的形式与世人见面。这块石雕来自东汉,展示了一位汉朝女子与恋人大胆拥吻的画面。你当然可以说这是最坚贞不渝的浪漫,因为几千年后,他们依然相吻在一起。

©️中华第一吻

这还不是孤例。湖南荥经县博物馆还收藏有另一国宝级文物“中华第一吻”石棺:这具石棺外面清晰的雕刻着一对相拥而吻的青年男女。这具石棺同样也是1700年前的珍贵文物,记载的同样也是古代人对于爱情的大胆表达:无论在什么时候,一个吻,都足以表达你最真挚浪漫的感情。

说了这么多爱情,最后,让我们用一碗来自马未都老师的鸡汤结个尾吧。在某期节目中,有主题是让马老在观复博物馆中找到一件象征爱情的文物并介绍给大家,非常意外,马老最后选择了一幅牌九,他说,爱情就跟玩牌九、打麻将一样,抓到一手好牌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打烂了。这也算是我们最后送给男男女女们的浪漫爱情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