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
暗恋:人潮拥挤,把你放在心底
secret love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在所有的情书里,暗恋的情书被人写得最多,也最苦涩。有人争论暗恋是顾影自怜爱上了自己的想象,因此算不上真正的爱情;但撇开暗恋者一贯的苦情形象,俄国诗人普希金却先找到了爱情另一种无私的模样。
诗歌《我曾经爱过你》书写的对象是奥列尼娜,她是是美术学院院长、彼得堡公共图书馆馆长、考古学家奥列宁的千金小姐。自小受文学艺术的熏陶长大,人很活泼有魅力。普希金一见就喜欢上了她。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国现代文学创始人
奥列尼娜也欣赏普希金,她直言,普希金是他见过最有趣的人。爱情的火花本应该在两人之间劈啪作响。
但奥列尼娜的父亲残忍地掐灭了这刚刚萌发的火苗。普希金只好将这爱恋深埋心底,不愿再给爱人徒增烦忧。
又在心中默默祈求「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虽然此时普希金处于伤心之中,但仍然拾起了「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般的乐观。据说奥列尼娜本人曾读过这封情书,也被这份深沉的爱意打动(尽管由于父亲的管束不能与普希金继续交往)。
后来奥列尼娜的父亲逐渐靠近沙皇,普希金和她的关系疏远,在诗集里这首诗的下面用法文写下,「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我曾经爱过你》中雕刻的爱情的模样却被后人记住,一代一代传颂。假若不是情书,谁又还记得那曾经炽烈又只能放在心底的情感呢?
契诃夫 ▍《让我牵着你的手》
眷恋:因为是你
becsuse of you
我的心上人,可怜虫,小狗,你一定会有孩子,大夫们都这样说。只要你完全恢复精力……你就能生出一个小小子,他会打碎碗碟,揪你的她可斯猎犬的尾巴,你呢,瞧着他,心里就得到安慰了。
你送给我的那只猪掉了一只耳朵。
好,亲爱的,愿上帝保佑你,希望你做个乖孩子,不要忧郁,不要烦闷,常常想起你合法的丈夫。要知道,老实说,世上再也没有人像我这么爱你,除了我以外你就什么人也没有了。你必须记住这一点,牢牢地记在心里。
恋爱中的人智商等于零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因为恋人们会互视对方为自己的孩子。当帅气、有才华又有风度的契诃夫拜倒在女演员奥尔加·克尼碧尔的石榴裙下时,也摇身变成了要糖吃的小孩。
年轻时,契诃夫害怕结婚、害怕家庭生活、害怕太过亲密的关系,拒绝了深爱他的初恋丽卡的两次求婚,间接导致了她的堕落。他曾说「我答应当一个好丈夫,但求您给我一个这样的妻子,她像一个月亮,不会每天都出现在我的天空。」
所以,尽管契诃夫一直很多情,但他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没有陷入婚姻的意思,连妹妹玛莎都认定了他的不婚。

▲契诃夫全家福,右一契诃夫,右二奥尔加
没想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月亮般的妻子真的出现了。
这个月亮正是奥尔加。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杰出演员,结婚时她正处于事业上升时期,经常要在各地演出,因此与契诃夫相聚的日子并不多。
这样「新女性」的做派也招致了契诃夫家人的不满。尤其是在奥尔加的第一个孩子流产之后。
这封情书就写在那个时期。虽然也很为失去孩子而伤心,但奥尔加仍要追求自己的事业,在莫斯科演戏,而契诃夫常年在雅尔塔养病。只能寄去情书聊表安慰。

▲ 契诃夫与妻子奥尔加
结婚仅仅三年,契诃夫完全推翻了之前自己立的flag(要保持距离Blabla……),与妻子通信400多封,每一封都在表达自己的思念,无时不刻不想和爱人在一起。
奥尔加自称「你的小狗狗」,契诃夫则称她为小天使、小鸽子,称自己为崇敬者、小蚂蚁……情感鸡汤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能收获美好的爱情。奥尔加就是那个,契诃夫在对的时间(认识到婚姻的价值后)遇到的对的人。

▲ 契诃夫与妻子奥尔加
他深深地眷恋她,只因为是她。400多封情书里以孩子般的口吻,记载着爱情单纯的模样,尽管那时候契诃夫已经是个中年人。
1903年,契诃夫的病情有了好转,医生允许他离开雅尔塔。他高兴极了,莫斯科意味着生活,戏剧和爱情。他回到妻子身边,在短暂的一季,他又重获了珍爱的一切。初夏,他与妻子前往巴登维勒,这是一个阳光明亮,空气清新的地方,契诃夫在这里度过了死前最愉快的日子,他甚至还制定了工作和旅行计划。
朱生豪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思念:在一起时也怕分离
love you,miss you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的。
我只愿意凭着这一点灵感的相通,时时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行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的时候。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这段朱生豪写给妻子宋清如的情书去年随着《朗读者》的热播而大火。大概是反差萌,我们都没想到,严谨的、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译者朱生豪,竟然是个情话小王子(朱的朋友也笑他是没有情欲的木讷书生)。
仔细看,这封情书确实真挚动人。就像网友说的:
先前总崇拜所谓民国四大情书,现在看来,沈从文是深情无措的稚子,鲁迅是温情别扭的硬汉,朱湘是温柔委屈的弱书生,徐志摩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小白脸。
跟朱生豪比起来,他们都差了一个等级啊。
读沈从文和鲁迅可能会会心一笑,尤其会被沈从文的痴情打动,但是还是脱不了对其孩子气的无奈好笑。
但是看朱生豪的书信,绝对适合在阴冷的冬日夜晚,暖心又更坚定心之所向,情人更是益友。

朱生豪与妻子宋清如结婚前通信十年之久。十年情书记录了爱情忠贞的模样。也只有朱生豪这样稚拙可爱的学者,才能写出那些天真诚恳的语句来。
情书里没有自降,也没有一昧抬举,他始终像一个朋友,对爱人敞开心扉。
宋清如在个人传记里回忆起一件小事,说自己春节回娘家小住,朱生豪一人在家。下雨天,朱生豪等宋清如回来。后园有一株杏梅,花瓣被雨一片片打落,他就把这些花瓣捡起来,掬在手里抚着呵着。每捡一瓣,他就在纸上写一段想宋清如的话。
朱生豪与宋清如通信十年,而相守在一起仅仅两年,两年后朱生豪就因病去世了。在这两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朱生豪在楼上翻译莎士比亚,宋清如在楼下做家务。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就是对他们的爱情真挚模样的最佳注脚。

这些情书可能被我们遗忘了很久,为什么时过境迁,我们仍能为他人的情书感动?正是因为这些情书是爱情忠实的记录者。

央华戏剧请来了俄罗斯导演尤里·伊万诺维奇·耶列明执导一出中国人的情书故事。足见情书这一题材的普适性。
情书的情感力量强,但很考演员的台词功力。肢体动作小,情感几乎全靠声音来表达。以读情书为形式的戏剧,演员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朗读者。
话剧《情书》请来读过契诃夫情书的孙强当男主角,央视主持人周涛担当女主角,着实令人期待。
演出名称:明星版话剧《情书》
演出单位:周涛、孙强等
演出时间:2018年5月2/3日(三/四) 19:30
演出票价:580元、480元、380元、280元、180元、100元、80元、30元
此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