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个人主义是“成为你自己”——每天读点尼采

 追梦人7v9hl8d0 2018-02-14

尼采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个人主义者。

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不同

当然这里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不同的两个观点。利己主义,是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思想,单纯从自己个人的目的出发,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择手段的行为。

这在个人主义者来看,利己主义者恰恰没有在利己,而是在埋葬自己。利己主义者把真实的自我全部放在了财富、社会、舆论中。财富、社会和舆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损害着每个人的个人,模糊这每个人的自我,它们让每个人选择了一种非自我的人生方式,走上了一条非自我的人生道路。

个人主义者恰恰是为了抛开这些外界的影响,以大力发展自己的生命力,以自己的生命成长为目的。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尼采的看法很明确。虽然与康德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尼采也认同那句话“人才是目的,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孔子的那句:君子不器。”也是表达类似含义。“人”才是人类、社会和思想的最终目的,社会、科学、舆论等等都是人的机器,都是人的工具。

而在当今社会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被颠倒了。

个人成了维持社会运转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个人越来越成为社会这个高速运转的巨型机器中的一个小零件,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一些简单劳动,舆论也渐渐把每个人训练成了不用思考、也不敢思考的复读机。

这在尼采看是极端荒谬的。个人成了社会这部机器的工具,那“人”的目的性在哪?“人”被机器当作了冷冰冰的工具,“人”为什么还需要这个机器。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问,如果社会机器本身就是目的,那么还世界上还留着“人”干什么?

尼采认为的真实“自我”

在尼采看来,真实的“自我”有两层含义。

生物性的“自我”。这个自我,在较低的层次上,属于每个人的生命本能,比如每个人生命中的欲望、情绪、情感等等。利己主义就往往在满足,而且只停留在这个自我上。当然也不能忽视这个自我,因为这个自我是我们生命力量的基础。

精神性的“自我”。这个自我,在较高的层次上,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创造的产物。精神性的自我,让我们在生命的基础上,超越我们的生命,不单单停留在生命上,为我们的生命赋予意义,创造出一个我们自己想要的自我。

这个真实的“自我”,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个人主义,就是让我们成为我们这个真正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