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书法如何有“质”的飞跃?

 蚌中沙传奇 2018-02-14

又是经验之谈,你们相信吗?书法是需要悟性的,他会经历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烦恼,都无法进步,但是每个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感觉“我写的比以前好了”

在我初学时,几乎是半个月为一个阶段,一个月为一个周期。

每当写字写了半个月,感觉自己写的很难看,很恶心,丑的某不想写了。

又喜欢,又不想写,怎么办呢?那就看吧!

看书论(不懂也要看)看帖读帖(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读帖,有人告诉我看起笔收笔,结构取势,要烂熟于心,才能下笔),我当时是不以为然的,因为我根本看不到,看不出来。

你永远没有办法让一个二次元动物理解三维空间,这是我当时所反省的。



所以就学书法来说,是需要过程的,我从来只写观点,不会说这一定对,这一定错,因为连我自己在初学时都理解不了,我也没办法隔着一个层面给别人解释清楚。

如果有什么是一定对,一定错的。那么,临帖一定对,不临一定错。

看帖读帖思考古论,懂吗?反正我是不懂的,只知道拿本字帖没事就翻翻,心想(我擦,这真好看,写的真好,真有气势)。

当时我只知道做,不知如何做。

如何去思考?思考什么?如何读帖?读什么?

这是自学最大的难处,你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即使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你也无从下手。

以前看书论中“铁画银钩”“千里阵云”“铁宕起伏”等等这一堆“形容词”

我都会想:这写的什么玩意?古人就会拿形容词糊弄人?

怎么办!

土办法,看视频。我记得2000年左右,有一个什么当代五十家的视频,很不清晰的,我都看过来了,挑其中几个,看了几十遍。

说这叫起笔,这叫转折,我就跟着学,一遍不会就两遍,~



我是一个懒临帖的人,临的也杂。

但是脑子还可以,不太懒,想的也不杂,算是用笔的方法。

因为我知道,想写出笔画的那种形态,就得有那种运笔的过程,所以我一直想笔法。

渐渐的,对笔法有一定了解~但是忽略了结构和章法,这是后话。

对比法有了解,就知道字帖中,什么是起笔,什么是收笔,什么是转折。

知道了,就能在字帖中看到,哦,原来这就是转折,他是这样写的。

于是自己临帖的时候就注意到了。

感觉“欸~是比以前写的好看,也顺手”

我认为在初学中,把楷书写好,从来只是时间问题。只有学会“读帖”才是质的飞跃。

从“看帖”到“读帖”。这是有一部分人,永远跨不过来的坎,不是很难,但是不思考,不学着去认同古人,他是一定跨不过来的。

至于第二个质的飞跃,我还没飞过去,一层窗户纸,需要一定时间顶露。

要达到“笔法,章法,结构,气息”的统一,这点不算难,全靠练。

有些人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气息,气息是需要动脑子悟的,这是这个阶段的难点。

好在,平时读帖看书够勤,知道怎么做,知道自己缺什么。

也并不着急,因为即使给你一辆法拉利,你配一个四缸发动机,他也跑不快。

所以说,缺练的时候就练,缺思考就思考。

关键是贵自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书法,不用心学上二十年,真的也没啥成就。

想在民间成个书法家

三五年认认真真足够,水平好一点十年八年。

滥竽充数者,学过二三十年,四五十年,出门都是老师。遇到行家,说实话,不如认真三五年的水平。

技术活,经验最贵。

艺术类爱好,没有道理可讲,他就是靠“脑子”,其次才靠努力。

如果只需要闷头死练,那么书法家水平的评判标准,不应该是谁字好,应该是谁活得久。

活得久练得时间长就好,还要天赋做什么。


这大姐,就学了一年。

不管你服不服,反正我服,天赋比我高。

说这么多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学习多动脑,花费同样的时间去学习,明明上点心就能学的更好一点,为什么不呢?

要想实现书法“质”的飞跃,首先克服“脑懒”,其次克服“手懒”。

书法好的人很多,所以可见书法不是少数人的艺术,没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不懒”,都有机会写的好。

我是宇航

不知这文有没有人看~反正算多年来所见,所闻,所体会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