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_常言道

 ASZY书馆 2018-02-14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学会治疗感冒发烧的病证,您就入门了。记住三阳感冒的定位。三阳经的定位都属于感冒发烧是三阳病,由外及里分别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朋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按感冒来辩证辨处方。三阳病是在腑的病,在人体的外三层,最外一层防御系统是最坚固也是最常见的病症:感冒发烧,人体的皮毛生病了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第一个病症即太阳病。它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腑得病了,在人体的表现的部位是在颈椎上,颈椎僵硬痛疼不间断的持继性,这是太阳经受风寒的定位;脊背后,整个后面有症状正好是足太阳膀胱经循经的线路,怕风怕冷都属于膀胱腑病,都属于膀胱腑感冒了,这种情况又叫太阳病;人体的第二道防御系统是人的肠胃,即足阳明胃经的循经路线,即为第二个阳明胃腑,在人身的前面,症状反应在脸上及肠胃上。从脸往下,身子前面从足三里到人的脚面,都属于肠胃的感冒,反应的症状在前面,疾病的定位在脸及肠胃上。所有的前面疼痛症状,都属于阳明肠胃的腑感冒;人体的第三个防御系统是足少阳胆经即少阳胆腑,走人身的两侧,上到耳门上下,前后头拐有偏头疼,再往下行到两肋时有疼痛感,撑胀,疼感,最明显的症状就在期门穴上,症状定在期门上,定在耳根上,头晕而耳聋,这是少阳经疾病的定位。如果再往下行,走到人体的两胯,到大腿的外侧,往下行,膝盖外面到达阳陵泉的位置,还往下行,到人的脚面上。所有的症状,都属于胆腑感冒,这就为大三阳。
大三阳得病都属于外感,症状再多,都必须按照感冒治,三阳外感得病都为表证,表证就是感冒了,发一身汗,病就好了。如果三阳感冒没有及时处理,过经带着病,带时间久了,不是化热就是化寒,最终三阳感冒归到手太阴肺经上。人体的三阳经络就是人体的三根钢筋顶柱,顶柱上面的华盖,华盖就是肺,三根柱子顶住了肺,这三根柱子如果长期感冒,都传给了肺,肺就天天带着病,带久了,三阳感冒没有处理好解决不掉,肺感冒也就解不掉,这时候肺就开始病了。轻者咳嗽,重者怕冷,这样的症状若时间久了,三阳经虚,三阴经也虚,三阴就是脾、肾、肝,肝胆相照,脾胃相连,肾与膀胱也相连,这三阴三阳又称为表里。太阳膀胱感冒传给肾,肾脏也感冒了,久而变为肾病,这叫祸不单行,阳明胃经感冒久了以后,传给人体的脾经,脾也感冒了,产生胃胀气打嗝而呃逆,这也叫祸不单行。胆要感冒了长期的偏头疼,久了它一定要传给肝脏的,肝也感冒了,这也叫祸不单行。
这就是伤寒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先辨表,就是先辨三阳证,三阳病证长期带着外感,整个脏腑不是化热就是化寒,不是化虚就是化实,如果六经上都带着病,脏腑越来越虚,这个三阳三阴虚,那就影响到肺。肺主皮毛,而肺天天还带着感冒在工作,脏腑里常常虚,肺接不到脏腑的营养,三阳感冒解不掉,整个肺天天带病,月月带病,年年带病。整个脏腑虚,肺天天接不到营养,再被三阳感冒困扰解不掉,肺里压力越来越重,整个肺全部带病出现咳嗽,扁桃体发炎等上热下寒之症。要是六经化寒,肺上天天怕冷,出汗少,有时候出汗多,这证明三阴三阳太虚了,营养供应不了肺,肺里就没有阳气,没有阳气肺就不能抗寒天一变化就咳嗽发烧外加各种上热下寒的各种炎症例如:扁桃体发炎,牙疼,口腔溃疡,耳呜,偏头病等这些症状,这些不会短时间要你的命的,但是病会由浅入深进入三阴病的最外一层的防御系统是太阴肺经。肺不能抗寒,受点凉就咳。有的人开始吭吭咳几声,吐几口痰,有的人连续咳几天,咳很多冷痰和白痰。这种咳嗽患者特别怕冷,不敢脱衣,脱衣就感冒,脱衣就咳嗽。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就知道肺病了,肺虚了。患者再不知道保养,衣食保暖做不到,淌过汗不知道避风,不知道保暖,干活再累,再淌大汗,风寒趁虚而入,全入到肺里将成大病。

中医的高手一定是治疗感冒的高手。流感也罢,普通感冒也罢,虽然大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感冒,都得按感冒来处理。通常来讲,中医把感冒分成三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胃肠感冒(又叫暑湿感冒)。这三种感冒是我们经历最多的,其中八成以上的感冒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放于首位,《伤寒论》人多伤于风寒,风寒这个鬼很狡猾的,风邪与寒邪串通好了,狼狈为奸,趁你不备的时候突然进入你的身体,于是你的身体开始出现这样的症状:首先表现是头疼,怕冷,恶风,寒嘛,寒则凝滞,凝滞就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风寒感冒会全身肌肉酸痛无力。不通,所以鼻子也会塞住,流出来的鼻涕很清很稀,甚至像水一样。这是身体正气与邪气交战后寒邪胜利的结果。这时候你还会咳嗽,还会打喷嚏,如果咳嗽,痰也是白的。你还会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啊,没有胃口啊。但是,你不会出汗,嗓子也不会疼,最多微微发痒。这就是风寒感冒初期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一两天的时间,这个时候很关键,因为风寒还没有完全深入你的身体,大部分还集中在体表的太阳病。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刻,把风寒感冒扼杀萌芽状态之中。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在感冒初起的时候,可以用取喷法。就是把纸巾搓成细细的纸捻,然后去捅鼻孔,人为地打喷嚏,直到打不出来为止。这个方法非常非常管用哦,平时没有感冒也可以用来驱除寒气,疏通经络,预防感冒。打了几个喷嚏后,再用热水泡泡脚,感冒很快就会好了,都不会往深处发展。接下来再煮一碗生姜葱白连须红糖水吧。注意生姜要去皮,因为皮是收敛的,这里要取生姜的生发之性。不要煮太久了,水开十分钟就可以,煮久了生姜的解表功效就会大打折扣。这个食疗方很有效哦,一般喝一天就好。如果嫌麻烦,想吃药的话,首选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吃一天就好。

[医心医意论道]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的春节这个假期,就是吃喝中度过的,但是一定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慢慢吃,悠着点吃,你就能活长久!我们现代人一大病症是[不饥不饿]饥而不饿的时候,就要去看中医,通过针灸调理你的脾胃。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你自己的舒服感觉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做一个被生活的人,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硬要塞进去一堆牛奶鸡蛋大鱼大肉类,不就是毒药吗?不渴反而大量喝水,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所谓健康新理念,一天八杯水,多喝水可以排毒,还可以冲刷大肠什么的。其实,这样喝水,非常伤肾,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憋不住尿。喝冻水、冻饮料,冷饮冰镇啤酒喝到胃里,就要靠胃的热气,把它温到36 .5℃跟人体一样的温度,这样日积月累,胃受不了,肺胃相连,肺也受不了。有人喜欢吃饭之前先来杯冻饮料,那就完了,等你吃饭的时候,任你吃多少,任你吃到多撑,都会没感觉,但是时间长了,你就变得奇胖无比。一般人吃到七八分饱就差不多了,现在你不是吃了一上顿没有下顿的饥荒年代,你也不缺吃的,缺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国学营养去保障您的健康理念!!

关于胃病的治疗的思路。人吃五谷杂粮,食物有温热凉寒的各自特性,胃每天接触这些酸甜苦辣咸的食物,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嗳气,反酸,饱胀,恶心呕吐,胃痛等等。中医认为胃是腐熟食物的,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这个现象在做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时也是看的一清二楚,其实整个消化道都具有这个特性)。不通不降就是逆,逆就会出现上述的那些种种临床表现,所以,治疗所有胃病关键的就是“通降”,至于杀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等等的治疗只是治标而已。当然,这期间胃受酸甜苦辣咸的影响会同时合并胃热或者胃寒或者寒热错杂或者胃湿太重等,但治疗必须在“通降”的前提下兼顾那些并发的兼证才是正治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