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欢聚的饭桌上少不了几瓶酒,红的、白的、啤的……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浅酌两杯无伤大雅;而对于近期用过药的人来说——你喝的可能不是酒,而是毒药!

大家都知道“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其实严格的意议上讲,只要吃了药,在停药后的2天内都是不适宜喝酒的。而能产生严重危害的,除了“头孢”还有这7种药——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很多“糖友”患病之后发现自己酒量便浅、更易醉酒了。而真实情况可能不是醉酒,而是——低血糖。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在用药或注射胰岛素之后饮酒会加快血糖下降速度,出现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甚至烦躁、意识混乱、多语的低血糖症状。 由于该症状不易与醉酒区别,以致患者出现严重而持久的低血糖而不自知,最终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感冒药+酒=肝衰竭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 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 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另外,驾驶车辆、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都不宜服用。
安眠药+酒=一条人命 酒精会加重安眠药的镇静效果,可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起严重的抑制作用,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同时,服用安眠药的同时大量饮酒会让血压降低到极低的水平、造成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据说,喜剧大师卓别林就死于酒后服用安眠药。
止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生活中有一类药既能止痛、又能退烧,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对胃粘膜刺激很大。 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严重者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简单来说,吃药就酒、脾胃疾病全有~ 抗抑郁药+酒=加重病情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与药物反应,易使血压上升,不利血管健康。 治疗关节炎的药物+酒=胃溃疡、肝损伤 如西乐葆、萘普生、扶他林等。上述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副作用。 服用西乐葆,就不能喝酒,特别是药物已经引起更高的心血管副作用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而且酒精会增加这种风险。
过节喝酒是助兴,可用药后饮酒就是“玩命”了,大家千万不要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