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4财报里的百度无人车:天时地利人和俱备 量产有望

 真友书屋 2018-02-15

百度公布了2017年四季度的财报。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交易者,或许眼下最大的关注点还在于美股本身——毕竟刚刚经历了一周10%的闪电暴跌之后,美股能否稳住并反弹,远比单一公司的财报更扣人心弦。

不过,对于百度,显然专业投资者们的视角更为长远。在公布财报之后更关注的是长期业务的走向——而无人车也是许多分析师聚焦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财报也在无人车上重点着墨:

本季度,Apollo推出了2.0版本,云端服务、软件平台、参考硬件平台以及参考车辆平台四大模块全部点亮,实现了简单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Apollo生态进入全新阶段。作为自动驾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Apollo生态系统目前拥有超过90家合伙伙伴。2018年,百度将联合合作伙伴批量生产商业L4级小型客车,2019至2020年批量生产L3级商用轿车。

百度无人车入选国家队

为什么在2017年四季度财报上,无人车成为关注的重点?

其实很简单,因为从诸多新闻事件来看,在整个2017年四季度乃至于随后的2018年,无人车是当之无愧的百度之星。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然是百度无人车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

在这份科技部确立的名单中,确立了首批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如下:

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部公布的这份名单中,百度和自动驾驶是位列第一的,随后才是阿里云、腾讯和科大讯飞。在中国,排名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东西。虽然眼下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市值都超过百度,但是在科技部的这份名单中,在科技部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估中,百度和自动驾驶却显然是在第一位的

其实,如果你了解汽车工业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的价值,你就不会奇怪为何科技部要将百度和无人驾驶放在第一位。

传统的汽车工业,中国的汽车企业一直在努力追赶,但是距离发达的车企还有差距。而无人车同时兼顾汽车和人工智能两大软硬两个体系,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是一个用中国速度,有希望弯道超车的新契机。

从这点上来说,此前并无汽车行业经验的百度,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上慧眼选中了无人驾驶,也算是战略眼光独到的。

2018年量产有望

科技部将百度作为自动驾驶的创新平台依托,无疑是有慧眼的。

虽然本身有着很不俗的人工智能技术,但是百度在无人车的研发上,一直走着一条务实的道路。

在2018年CES大展上,百度邀请了诸多科技记者试乘了百度L3和L4两个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所谓L3就是有条件自动化,车辆具有全部自动驾驶功能,但是根据系统的要求,需要驾驶员做出适当的回答。

而L4就是高度自动化,车辆同样具有全部的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可以对系统的要求不应答,可以在特定环境下自动驾驶。

目前,不同的厂家在试水无人车上,到底是选择L3还是L4作为突破口,有不同的路径。

比如奥迪和丰田坚持量产L3,追求高体验,通过限制速度和驾驶员监控等措施降低安全风险;而沃尔沃和福特,则明确表示放弃L3级别,直接开发L4级别,追求绝对安全,消除由驾驶员接管导致的安全隐患。

百度,作为从人工智能领域跨界的科技巨头,则是选择了L3和L4并行的策略。所以这次CES展览上,两个级别的车辆都做了展示。

对于将未来压在人工智能,将宝压在无人车的百度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兼顾务实的态度。

L3虽然看起来技术不够高级,但是胜在可以提高驾驶员的体验,而且能够快速量产,这意味着百度无人车的研发不是简单的科研,而是有希望快速的量产市场化。

天时地利人和逐步齐备

从过去一年来看,百度无人车的「天时地利人和」也算是逐步汇聚,这对于其加速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天时,自然是此前已经提及的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国家意志来推动一个项目的发展,对于这个项目这个产业的促进作用会有多大,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分量。

至于说地利,则是去年12月20日,百度与雄安新区战略签约,双方将在智能出行、对话式AI应用、云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将雄安新区打造为AI-City智能城市新标杆。

无人车,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涉及到城市法规的综合性问题。能够有一个城市配合无人车的测试,以包容的态度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对于无人车产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当时的报道来看,雄安新区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合规性应该没有任何的障碍:

多台百度Apollo(搭载百度自动驾驶硬件和软件平台)自动驾驶车辆在河河北雄安新区旅游东路、崇文大街共4公里的实际道路上进行了载人路测。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平稳行驶,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记者了解到,百度事先主动报备了此次无人车的试乘环节,获得雄安新区的临时执法认可,并有交管部门维持秩序,保障安全性和合规性。

至于人和,自然是大量参与到百度无人车共同研发的企业——尤其是传统的车企。毕竟百度擅长的是人工智能,造车则是这些企业的专长。

从此前百度宣布的消息来看,已经和多家合作的车厂达成了实质性的量产计划,包括将基于Apollo Pilot与金龙客车在2018年量产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与江淮、北汽在2019年,与奇瑞在2020年推出自动驾驶量产车型。

事实上,在2018年1月初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宣布无人车系统Apollo 2.0发布,对于这样的人和也做了特别的强调。

L3L4什么时候投入市场?1年前想不出会如此快推出如此多的车型,但是今天有非常多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每天都有新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解决方案。有很多机会,很多人都展望未来。所以我们产品化和商业化也在大大加快。

2018年,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百度无人车业务会走向何方?又会带动中国的无人车产业走向何方?一切唯有等待时间揭晓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