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

 chhzbb 2018-02-15

?第一,投降“草根”刘邦跟没面子。

章邯,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军事教育,也在大将军王翦手下干过,是一位通晓兵法又具备实战经验的年轻将领。章邯,所以能在秦末各地起义蜂蛹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成为秦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和从小的教育不可分割。但是,贵族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他恃才傲物,尤其深信贵族制度的优越性。

?所以,巨鹿之战后,项羽并没有惩治章邯,而是封他为雍王,章邯也欣然接受这样的册封,正是贵族青年才俊间的心心相惜。相反,刘邦虽说是秦朝亭长,但身份远不如项氏、章氏这样的军事贵族显赫。章邯自然不愿意屈居“草民”刘邦之下,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羞辱,比死更难受。考察门第出身的思维,从炎黄开始直到清朝灭亡一直贯穿始终,科举制度的实行,只是给了寒门学子更多希望,并没有完全取代这种隐形的“勋戚”观念。

? 第二,投降“草民”韩信很没面子。

韩信,淮阴人,没落贵族之后,自学成才,曾多次投身项羽门下,但最终因为没有被重用而离去。韩信追随刘邦入蜀中,在萧何的极力引荐下,成为了汉军的大将军,过程也是历经艰险。可以看出,韩信虽是贵族之后,但与章邯、项羽不同,他属于“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也就是并没有任何名望。这即是项羽不肯用他的原因,也是章邯不愿意投降他的原因。

?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与一个初出茅庐的三岁顽童竞赛,结果却输了,不管是各种原因,他又如何能拉下脸去认输呢,倒不如“以头戗地而”,也算是以悲壮挽回了面子。同样,韩信投奔项羽时,也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就对项羽指指点点,他能从项羽手下活着都是一种奇迹。

?第三,章邯惧怕项羽报复。

项羽,是个报复心极强,却又不懂得克制的人,简单说就是暴烈无度。巨鹿之战,各国诸侯并没有援助楚军,项羽在胜利后,就命令他们伏地进谏,说白了就是磕头欢迎自己凯旋;项羽进入关中后,担心秦军造反,又想起秦国破楚的国恨家仇,就坑杀了秦国二十万降兵,一把火将阿房宫化为灰烬;大家说好先入关中者称王,却因为刘邦把守关隘阻止自己进去,项羽感觉跟没面子,就兴兵讨伐盟友,幸好刘邦及时鸿门宴道歉,才消除了这只猛虎的怒火。所以,项羽之怒,正如韩信所言,“说话时出气都会让你感到害怕”,章邯所以不投降刘邦而宁可自刎,也是害怕项羽事后报复,不如自己一死了之,免得连累家人、秦人。

?总得来说,章邯也算是秦汉交际的翘楚,只可惜为项羽、韩信这样的名将当了背景,如不是这样,项羽、韩信的威名或许不如历史上那么传神。章邯只是生错了时代,如果是始皇时期,他或许功业会比如今更显赫耀眼些吧。章邯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身上有值得思考的因素,也有值得学习的品质,因为他也是时代的英雄,是项羽、韩信曾经攀登的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