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浅悟│苓桂术甘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之医案2则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2-15

不一样的胃脘发闷

L大叔今年65岁,是我一位老病人的岳父。他的主要痛苦有两方面:1.平素入睡困难,近20天加重;2.胃脘发闷,受寒风、热风则加重,劳累后也加重。大便欠畅,腹肌略紧。口不干不苦。面红,血压高(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血压:140/90mmHg)。血脂偏高。舌偏暗,苔薄白。右寸弦,关脉虚,左脉弦。

首诊处方:柴胡10g,生白芍10g,枳实10g,甘草6g,姜半夏8g,黄芩8g,黄连4g,干姜10g,党参15g,酸枣仁15g,知母10g,川芎8g,茯神15g,三七粉2g(分冲),丹参20g,大枣4枚。6副。

二诊:服前方,睡眠改善,胃脘痞闷不减。近日检查:心电图、胸部平片无异常。

细思:若属胃肠功能失调所致脘闷,服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一般都能起效,此例病人胃脘症状没有丝毫改善,必有他情。再次询问,得知患者身处空气不流通的环境,脘闷症状也会加剧。遂考虑脘闷可能与心血管郁滞有关,结合《金匮要略》原文“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遂尝试处方如下:

全栝蒌20g,薤白8g,枳实15g,桂枝8g,厚朴15g,茯苓15g,生白术10g,炙甘草6g,丹参20g,檀香8g(后下),砂仁8g(后下)。6副。

三诊:服前方后,胃脘痞闷大见好转,睡眠佳,血压123/78mmHg。前方继服,加以巩固。

肺癌病人的胸闷

这是我9年前远程诊治的一例肺癌患者(我堂叔的岳父),一直电话诊病处方,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寿命延续了3年多。现简要汇报

如下:

初诊:患者,男,72岁。一个月前,因头晕,胸闷,气喘,腿软,走路不稳,去医院住院治疗,CT示:右上肺周围型肺癌,伴上纵膈淋巴结转移,行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组织未找到癌细胞,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家属考虑患者年事已高,又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找我先开些中药看看。

刻下:胸部憋闷,用拳捶之则舒,受凉感冒后则剧;气喘,即使步行上一层楼,也须停下休息数次;不咳,痰不多,易出,色白不黏;腿软,稍行则觉乏力;蹲身或弯腰后起来即感头晕剧烈;全身畏寒,脚心热,无汗;口不干,晨起口黏、口苦;纳可,稍多食则胃胸痞满,大便调,夜尿多。舌相片示:舌淡胖,有口疮,苔白滑(因为病人在外地,无法摸脉)。

处方:茯苓20g,桂枝10g,生白术10g,炙甘草10g,炒枳实10g,薤白10g,厚朴10g,全栝蒌10g,白芥子6g,仙鹤草30g,生姜3片,大枣10枚。

二诊:服药4副后,胸部憋闷大有好转(以前必须捶胸才能缓解,现在只有比较劳累之后稍感胸闷,休息片刻即能缓解);气喘明显改善,以前爬一楼即发,现可爬四楼,尚不太累;走路较前有力;头晕明显好转,“起则头眩”消失;全身畏寒感明显改善,自述以前要穿好多衣服,现穿衣量接近平常;口疮已好。仍口苦,便偏干。减苓、桂、草、白芥子量,全栝蒌加量,加柴胡、黄芩。

继服4剂,症状进一步减轻,口苦除。

后,以上方加减化裁,间断服用数月。患者症状日渐减轻,生活质量大有改善。随后,因相距遥远,再加上我硕士毕业后,游学四方,遂中断治疗。

后来电话得知,患者又活了3年多,最终因全身骨转移而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