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易重组商业文稿 - 第一篇

 源一智NISOCA 2018-02-15

      大家好,本人在此诚祝各位新年快乐、生活事业双顺双收!智慧日有所增,财富日有所长,健康日有所安,福气日有所富!

      基于各种原因,本人对于原始易学的学术研究报告一直未能顺利公布,却已发出三次预告,让关注此文稿动态的朋友久等,深感惭愧。新年临至,作为给大家的新年礼物,今日正是文稿发布的好时机。

      本文稿全名为“《中华古智慧文化传承事业之“周易、归藏、连山”三易重组》商业合作意愿稿”,往后将简称为“三易重组商业文稿”。

      本文稿全文约13万4千余字,文档篇幅约160页,由于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本人将分成58份内容段落进行发布。本文的内容是58份内容段落中的第1份,内容主题为“第一部分:三易的概念”和“第二部分:三《易》历史引用”。以下是内容正文:

      所有中华同胞们,大家好!易经一直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性经典,而研究易经原理的学问:易学,更是中华文化的大学问,人们总会用“无所不包,广大包容”来形容这种学问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因此古今中外,都吸引了众多能人志士对其进行深究。

      本人非常荣幸地也成为了千万研究者中的一员,通过数年的独立研究,至今发展出一脉自成体系的浅薄成果,这些成果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能给现今易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基于对这门学问的热爱和使命感,本人决定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传承事业的开山基础,并期望未来能使事业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企业化、品牌化,以可观稳定的收益支持学术研究工作和传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本文将对研究成果中的主要部分进行特别说明,期望能获得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参与及发展传承事业,更期待能荣遇伯乐,获得包括资金、平台、机会在内的资助条件,以期把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扬光大。

      本人此次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于重组三易象数图体系,但它们与历史上近乎失传的 周易、归藏、连山 会有一些区别,以下将具体论述这些不同之处。同时由于历史上众多学者对三易的描述并不统一,版本众多,故有必要在此对三易相关的概念作一次清晰的说明,如有与各位过往认知系统矛盾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第一部分 “三易”的概念


      目前来看,最早记录“三易”的典籍为《周礼》,这意味着,我们,包括周代以后的所有学者,如果不是看到《周礼》有此记载,都将不会知道还有三易这个名称,因此《周礼》将成为我们研究并重组三易的根本依据。我们如何看待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是重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对于三易,历代皆有易学研究者尝试对其进行引述,但一直以来人们都忽略了许多关键的学术要点,导致我们对三易的面貌知之甚少,今天,本人将与各位先进一起,以尽可能严谨的学术态度找出这些关键点,最终把零散而几近失传的学问重新组合起来并发扬光大,以期有朝一日能恢复上古时期易学的辉煌面貌。

      《周礼》在历史上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典籍,皆因自古至今均有部分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但近年来由于《归藏》残简的出土,以及水书《连山易》的公开,似乎都从侧面否定了这种伪书论,因为《周礼》的确清晰提及到了“三易”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不妨重温一遍,看看这部典籍是如何描述三易的。

      《周礼·春官·大卜》明确记载:“大卜 …… 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信息已经很明确,所谓三易,就是一种名为“易”的学问,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称为连山、归藏、周易,它们是“易”这种学问的三个组成部分。但明白了这些,并不代表我们能很明确地分辨“易经、周易、易学、三易”这些概念的学术范围,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理清它们的脉络。


第二部分 “三易”的历史与版本


      因为《周礼》是目前最早记载三易概念的典籍,所以《周礼》之后但凡涉及三易的绝大部分易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对它的重述或猜测。问题在于,自古以来描述三易的典籍众多,但几乎每部典籍所提及的信息都如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且说法各异,引用的资料也不统一,这让我们不得不对后世的引述者产生疑问,他们是否都亲眼见过、亲身体验过三易的全貌?由于后世的学者大多都在互相引用、重复转述,甚至有猜测臆想的部分,所以对于他们的论述我们不得不谨慎对待。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不同朝代学者对三易的描述:

(引述开始)(注:以下的“干”字实为“乾”字)

方悫:《归藏》首乎坤,各归其根,密藏其用,皆殷之所为,则合乎地之时焉,殷用地正,故其书名之。

郑玄:《周礼注疏》“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 《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贾公彦疏:“《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纳)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中,故名为《归藏》也。殷以十二月为正,地统,故以坤为首。”

顾炎武《日知录·三易》:“连山、归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黄裳:微显者,易之知也。故商曰《归藏》,《归藏》者,以其藏诸用而言之也。

葛寅炎:《归藏》,黄帝中天易也。

淳于俊:“《连山》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也。”

杜子春:“《连山》,宓牺;《归藏》,黄帝”

李过:《易钞》云:“天尊地卑,乾坤之定位也,商《易》首坤,是地尊乎天也。”商《易》所以不传,不知商人建丑,以十二月为岁首,取丑未之冲为地统,坤为地,商用地统,只得首坤。

魏了翁:《周易》三易之义,阖户谓之坤,即《归藏》终万物、始万物莫盛乎艮,即《连山》。

李纲:《归藏》,商易也,以坤为首,故曰《归藏》。孔子观商道于宋,得《坤干》焉,盖《归藏》之书。

朱震:《归藏》之书,其《初经》者,庖牺氏之本旨也。 又曰:《周礼》三《易》经卦皆八,所谓经卦,则《初经》八卦也。

张行成:商曰《归藏》,地《易》也。《元包》义取之。

罗泌:黄帝正坤干,分离坎,倚象衍数,以成一代之宜,谓土为祥,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 又曰:《归藏》者,归藏氏之书也,商人因之。 又曰:《归藏》用八。

王应麟:《越绝外传》范子曰:“道生气,气生阴,阴生阳”,愚谓先阴后阳,即《归藏》先坤之意,阖而辟,静而动。

吴瀓:《归藏》,商之《易》。 又曰:夏商二《易》,盖因羲皇所画之卦而用之,以占筮,卦序与先天自然之序不同,故《连山》首艮,《归藏》首坤。

赵道一:轩辕黄帝取伏羲卦象,法而用之,据神农所重六十四卦之义,帝乃作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重卦之义也。帝一号“归藏氏”,乃名所制曰《归藏》书,此《易》之始也。

朱隐老:《归藏》,黄帝之《易》也,以坤为首,而凡建丑者宗之,不特殷人为然也。

朱升:《归藏》首坤,静动之首也。

何孟春:殷《易》先坤后干,有静斯动,阴阳之定理也。

郑元锡:《归藏》首坤,藏而后发,孔子曰:“吾欲观商道,得坤干焉”,盖善之也,然于《易》褊矣。

沈懋孝:商《易》首坤以藏敛,而发动直之机。

郝敬:《归藏》坤卦,坤为地,百昌归土曰《归藏》。

焦竑:《归藏》坤也,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

孙奇逢:《归藏》首坤,坤以藏之,天下事不竭于发而竭于藏,退藏不密生趣,所以日枯也,故藏者养也,坤元所以资生也。

孔颖达曰:《归藏》起于黄帝。又曰:圣人因时随宜,不必皆相因,故《归藏》名卦之次亦多异。 又曰:孔子曰:“吾得坤干焉”,殷《易》以坤为首,故先坤后干。

邢昺曰:《归藏》者,成汤之所作,是三《易》之一也。

魏了翁曰:《周易》三易之义,阖户谓之坤,即《归藏》终万物、始万物莫盛乎艮,即《连山》。

李纲曰:《归藏》,商易也,以坤为首,故曰《归藏》。孔子观商道于宋,得《坤干》焉,盖《归藏》之书。

朱震曰:《归藏》之书,其《初经》者,庖牺氏之本旨也。 又曰:《周礼》三《易》经卦皆八,所谓经卦,则《初经》八卦也。

张行成曰:商曰《归藏》,地《易》也。《元包》义取之。

蒋君实曰:商之序《易》,以坤为首,其尚质,尚白之制,皆自此出也。

何孟春曰:殷《易》先坤后干,有静斯动,阴阳之定理也。

孙奇逢曰:《归藏》首坤,坤以藏之,天下事不竭于发而竭于藏,退藏不密生趣,所以日枯也,故藏者养也,坤元所以资生也。

马骕曰:《周礼》大史掌三《易》,近师以《归藏》为殷《易》之名也,其繇辞诸书所引用多古质。


引述完毕。


我们不妨将以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

      归藏易第一卦是坤卦,坤卦代表地,地大藏物,万物莫不藏于其中。归藏易为商朝所用,因商朝以十二月为正,岁首建丑,商朝人尊地,故命名为归藏;

      连山易第一卦是艮卦,艮卦代表山,为夏朝所用,上卦和下卦都是艮,谓山连山,又像山出云气,山山相连,连连不绝,故名为连山;另外,据今天部分考古学者考究,相传连山易八卦是炎帝神农氏所创,其当时所在的连山乡地形,更是山脉相连,故尊崇山文化,建立了连山八卦;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乾卦代表天,为周朝所用,尊崇天,天尊地卑,同时易道周备,无所不包,周流不息,故名为周易。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这种观点几乎已成为主流学界的共识,因历史上有诸多学者早已提出这种观点。当然,历来,包括现今,网络上依然会有朋友说连山归藏没有失传,并声称一直在民间秘密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