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昵称413468 2018-02-16

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不论是英明之主还是昏庸暴君,都会面临一个棘手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皇位传承问题。皇位传承,堪称封建帝制时代的老大难。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康熙皇帝这样的千古明君,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大跟头,搞得皇子们手足相残,血雨腥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在这个问题上犯下严重失误。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朱元璋在位时,为了保证朱家江山世世代代把握在朱家人手中,不仅皇帝要朱家后人来做,连朝廷与地方的军政大权,也被从外姓功臣手中夺回,交由各个皇子掌控,把十几个皇子都封为藩王镇守四方。这样一来,外姓大臣固然无力再威胁皇权,但雄踞各地的藩王们,同样会对皇位产生觊觎之心,也是一种巨大隐患。朱元璋死前对此有所觉察。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朱元璋手下诸位皇子中,他最满意的是太子朱标,他认为朱标聪明仁孝,必能克承大统,兴国安民。谁知朱标享年不永,早早死去。朱元璋又把热切的目光转向皇太孙朱允炆,即日后的建文帝,对他着力栽培,希望他能承担起治理明帝国的重任。建文帝有无帝王之才是一回事,关键其他皇子藩王们,对朱元璋这一安排甚为不满。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燕王朱棣,就是持这种看法的典型代表。朱棣自幼习文练武,文才武略、壮志雄心颇似朱元璋,怎奈时乖命蹇,没能荣登大宝,心中本就不甘。好容易熬到太子病故,朱元璋却二话没话把太子之位塞给黄毛孺子朱允炆,视其他皇子如无物,搞得朱棣满心不乐。朱元璋在世时,对他的不满情绪貌似有所获知。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年逾七十的朱元璋,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颁布了自己的遗诏。《明史》记载,遗诏中强调三点,第一是皇太孙朱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可登大位。第二是自己的丧事从简,丧祭仪物勿用金玉。第三条则颇为耐人寻味,命令各地藩王皇子们,只在各自封地祭拜,不得来京。

普通人家父母故去,儿孙尚且千里奔丧,朱元璋却不让儿子们回来守孝奔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怕皇帝驾崩,各地或边境的敌对势力趁机兴兵作乱,故此让藩王们留镇弹压,以防不测。第二个原因则没办法提到桌面上,他深知,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任皇帝,他的那帮叔叔们没几个乐意的,万一趁着奔丧期间,来个逼宫夺位,恐怕要出大乱子。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但朱元璋还是觉得不太放心,有一个人让他如芒刺在背。此人就是燕王朱棣。朱元璋深知这个老四性格刚烈,胆大妄为,藩王中数他对皇位威胁最大。为此,朱元璋又下达了一道与遗诏矛盾的命令。《明太宗实录》记载,朱元璋病危之时,紧急召燕王朱棣星夜来京,至于单独把他叫回来干啥,史书中未明言,只能揣测估计是想敲打他一番,让他老实点。

但朱元璋这道命令,却把等着登基的皇太孙朱允炆吓得不轻。老皇帝为啥把朱棣紧急召回?这是想干啥?难道还想更改遗命,让朱棣登基?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大意,朱允炆与齐泰等心腹合计一番,觉得为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让朱棣进京为好。于是他们大胆起草了一道假圣旨,命人快马加鞭下达给朱棣。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朱棣接到朱元璋命令后,星夜兼程,已经到了江苏淮阴,半路上又接到圣旨,让他不必进京,返回封地听令。朱棣虽然觉得不对头,但圣旨当前只得作罢,怏怏而回。这边朱元璋已经命若游丝,一会清醒一会糊涂,醒来时,就会问身边大臣:“燕王来未?”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大臣们1个问题,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回答

结果大家在非常时刻,面对这关键问题,“凡三问,无敢对者”。朱元璋连问三遍,无一人敢吭声,他在遗憾中闭上了眼,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他生前留下的这个无人敢回答的问题,数年后终于引发一场大战,朱棣和朱允炆刀兵相见,大明朝沦为血火疆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