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生啦】 线与色块的契合——基塔伊

 子子mr 2018-02-16


罗纳德·布鲁克斯·基塔伊

(1932-2007)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犹太裔。

其艺术活动主要在英国,

与大卫·霍克尼同为英国流行艺术的领袖人物。



在199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狮奖的基塔依,

从此登上了当代艺术领域的高峰,

他那传统意味的架上绘画得到了国际的认同。



基塔依作品的平面化、

色彩薄涂手法和表现出的历史感,

无不证实着它具有当代艺术的特征。

然而基塔依的艺术道路却主要是从汲取传统经验中走出来的。



基塔依的早期油画受超现实主义影响,

但又不同于当时的超现实主义艺术。

透过基塔依那些引人注目的作品,

可以感受到他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诱导。

看似用具体图像随意拼贴,

实际上是他的一种从模糊空想到具体想象瞬间飞跃的表现。

画面的不完整性、跳跃感和有意味的线索,

并不影响其内在的连贯性。



他的作品大多以拼贴或作为一个简明的线面形式取得效果,

绘画技巧则借用抽象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这给他画作提供了一个现代文化

和艺术家自身背景差异的巧妙的视觉隐喻。

事实上,基塔依应用的技术以及风格,

就像他的画面一样,

从一个到另一个突变。

任意运用他认为有趣的方法以表达意念,

画中充满着含糊和神秘。

而神秘感恰恰是他所珍视的20世纪大多数艺术家、

包括文学家和音乐家具有的共同风格。



基塔依画作的平面化与意象交叠的倾向,

使它被列入波普的行列,

但他对此却并不领情。

他的作品元素来源驳杂:

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等多种传统艺术,

但从未借用过流行文化元素。



尽管他的作品大多与消费社会无关,

但这位边缘的波普艺术家却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

激发了其他艺术家对各色题材、

意象进行选择与拼合,

以打破学院式的抽象和形式主义的局限。

这种方法对当时的霍克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基塔依的中期作品更加严谨地对待画面,

少了前期的直率和随意,

多了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方式。

不单大色块的平涂,

对于色块之间的关系处理也更加含蓄,

技术也更加纯熟。

架上绘画'表现性形式'具有意味,

对色块与黑白的处理到了可谓出神入化的地步。



如《浴缸》,

大面积地运用灿烂的黄色,

蓝色则代表着永恒,

画中的那个老男人抱着他的年轻美貌的妻子,

正是画家自己。

画面充满轻松愉悦,

完全脱离了中期时候的那种深沉含蓄,

画得更自由、更博大而又有永恒感,

这也是画家到了晚年想要回归的理想状态,

画面本身的形式语言提升到了另一种境界:

通向'生命的形式'。



基塔依的画,

力求寻找线与色块的契合点,

减弱对光影的处理,

这使他更加接近画家内心最本质的状态,

甚至有点色情味。

他不断挖掘绘画的表现性形式,

使它越来越贴近自己内心的孤独世界。



基塔依将他对文化的理解转变成画面语言,

借助于架上的绘画,

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认识和对人类的情怀。

他那超越现代主义的当代艺术探索之路,

验证了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

'噢,为了一个纯感觉的世界!'





































































平台开放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1、不限题材尺寸,艺术类别。国画,油画、雕塑、插画、版画、书法、陶艺、摄影,民间工艺等作品高清图20幅左右。每幅作品请标注好名称、尺寸、材质、年代等。作品需原创。 
2、投稿作品图不要带水印。图片大小不低于1M,不高于5M,可附作品局部图,如有顺序要求,请标注顺序。 
3、作品图不需要背景或边框,文件压缩包传邮箱即可。谢绝单张传图。
4、艺术简历一份和个人照片1-3及获奖参展情况。 欢迎附带作品创作心得和艺术心路历程文字。
5、为方便联络和提供有效电话、微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