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农历戊戌年,是狗年。狗历来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我国带狗(犬)字的古诗词很多,足见古往今来大家对狗的喜爱之情。
狗年话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诗词中的狗狗是多么可爱。
别匡山
唐·李白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此诗用美景和闲适生活来衬托壮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闲适生活固然让人安闲舒适,但诗人“无心恋”,“已将书剑许明时”,决心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献给清明的时代,表达了奋斗的豪情和高远的追求,表露出诗人欲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渔父
唐·李中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诗人偶然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打鱼人家打开房门迎接我的到来,小孩子偷偷地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的酒喝。渔人殷勤地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鱼船也归来了。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乡风俗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渔家生活的恬静闲宜,令人陶醉。
山店
唐·卢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此诗通过诗人深夜投宿山店所见所闻的描叙,抒写经过艰难山路跋涉见到优美山景后的喜悦心情。首句写暮程倦客,希望有店投宿。次句写疑若路穷,但听到四处潺潺溪流,倦意顿消。三四句写数声犬吠,几点松火,山店已然在望。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唐·王维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春夜的竹亭,清新而静谧,轻轻掠过的凉风,吹得竹林飒飒作响,远处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几声犬吠,隔着夜幕中青葱的林子,划破这夜的安宁。以动衬静,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悄然静谧的春夜图。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次日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徒有羡慕之情。
夜归丁卯桥村舍
唐·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本诗颔联以声衬静,夜晚村舍人已入睡,庭院已空,远远听见犬吠声,以此来衬托出归来之时夜晚的静谧。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吠,看见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诗人素来就有回家的打算,现在心愿终于得到满足,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园田居。
倦夜
宋·苏轼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首联是对长夜漫漫的怨恨,盼望天亮而小窗未明。颔联由犬吠想到月下行人,更添孤寂之感。颈联由行人转想到自己的飘零生活,虽无政务之累,却也鬓发皆白,感慨不已。尾联借络纬虚织比喻自己政治上的绝望。全诗结构紧凑,联想自然,描写生动,含意深刻。
烟村
宋·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于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江南水乡的春天,烟雾迷蒙,隐隐听到犬吠声,令人猜想云烟雾霭之中当有一座村落。但寻找人家的想法,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并不十分必要,也不一定能找到。
因为桥断溪隔,人确是难以接近隐隐的村庄。忽然,只见小溪曲折回环之处,两三片碧桃花瓣流漾而出。想必是从烟村而来,那会不会就是人间乐土桃花源呢?
送元评事归山居
唐·钱起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岁除思归
宋·周弼
野屋定堆落叶,山径应铺石芜。
一别径秋不到,隔篱黄犬谁呼。
溪居夜月
宋·何洪
茅屋濒溪只数椽,护篱黄犬枕莎眠。
柴扉不掩松梢月,恐有山阴访雪船。
春日田园杂兴其九
宋·范成大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内容来自网络
责编 | 王新梦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