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狗年到,我们一起来聊聊“文物狗”

 gudian386 2018-02-16

2018年是戊戌年,戌在十二生肖里代表狗。从考古证据上看,早在七、八千年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家犬,去博物馆里转转,也能见到各种艺术形式的文物狗。狗和人类生活相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逢狗年,我们一起来聊聊狗。



从人类发展史的总体情况看,养狗的习俗渊源甚早,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狩猎生产中,狗已被驯养,应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动物之一。


灰狼是犬科最大的家族


“狗由灰狼驯化而来”,灰狼学名Canislupus,是犬科家族规模最大的成员。灰狼进化成那不勒斯大驯犬和达克斯猎犬等所有狗种的祖先。从考古上看,如果在骨骼结构上区分狼和狗,难度极高,特别是狗的早期历史,当时的狗拥有与现在相比更多类似狼的特征。年代可能最为久远的“类狗”遗骸化石可追溯到3.17万年前,于19世纪在比利时的戈耶穴被首次发掘。


狗的头盖骨和狼的头盖骨对比


基于在中国、非洲等旧世界发现的狗骨骼化石,我们可以确定狗在1万年前就已经在全世界人类的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或担任守卫工作,或充当祭祀仪式上的祭品和蛋白质来源。 


河南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的狗骨


这是新石器时代和人葬在一起的狗


所谓蛋白质来源,意思就是说,最早的驯养狗,也是一种人类的食物。这一点现代人听起来还真不舒服,如今人类最好的朋友,在古代是一种人类的食物。但事实上,在公元前13世纪甲骨文对“六畜”作了记载,狗与马、牛、羊、猪、狗,合称“六畜”,《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庖人就是厨师,六畜和六兽、六禽,都是能烹饪的食材。去看看王世襄的书,就算民国时,偷狗吃狗也很猖獗。


左图为安徽西周时期何郢遗址埋葬的狗。右图为甲骨文中的“狗”字


从考古遗迹上看,对距今一万年到秦汉建立之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百个考古遗址出土的狗的骨骼进行分析,首先,狗骨大多是破碎的,证明这些狗在当时是被人食用的。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掘的狗坑


其次,出土的狗的骨骼总数都有限,基本占出土的全部哺乳动物总数的10%。这说明了一点,狗虽然在古代作为蛋白质来源,但也没有像猪、羊等其他六畜那样大量饲养而作为主要肉类,而狗更多的功能是体现其他方面。如《礼记·少仪》所归纳的:“一曰守犬,守御田宅舍也;二曰田犬,田猎所用也;三曰食犬,充庖厨庶羞也。”也就是说,狗从驯养之初,对于人类来说,就承担着三个主要的职能:警卫犬、猎犬和肉食。


中国有句古话,叫“犬马之劳”,可见狗在古代的功能之一,就是和马在一起拉车。先秦时期的车马坑中,发现有出土家犬,不少家犬的颈部系铜铃。如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狗是车马坑中不可或缺的随葬品。一般以1车2马或4马配1狗的组合出现,这些狗可能显示出当时战争中形成的车马狗组合。



狗协作狩猎的功能,可以从画像石中找,中国出土的画像石中有狩猎场景,狗的出场真是屡见不鲜。祭祀功能,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用狗祭祀的记载。其他的,如商代的墓葬中,常常发现在墓穴中挖腰坑埋狗的现象。



讲完了狗在考古遗迹中发现或证实的,在古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之后,我们接着说说博物馆中能够见到的狗文物。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马王堆一号帛画的里,地府部分那只面目狰狞的怪狗,用来镇压地府中的妖魔。那看来也就是之前我们所说的“警卫犬”功能。



东汉的陶俑中,陶狗也非常多,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比如四川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陶狗昂头蹲坐,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颚长,面象凶恶。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陶狗,还上了一层绿釉。类似作为名器之用的陶狗,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最早产生于两汉,最晚可延续到隋、唐时期。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唐 宫乐图


书画中出现的狗形象,最著名的就是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两只奔跑的黑白花小狗,这足以证明,在唐代时,宫中就已将狗作为宠物而饲养了。《宫乐图》中也有,一只狗匍匐在宫女围坐的桌子底下。



宋《秋葵犬蝶图》


宋 萱花乳犬图


到了宋代,宋人小幅画作多以花鸟、鱼虫为题材,狗作为主角也有,通常是幼犬在花丛中玩耍,呈现一派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调。比如宋《秋葵犬蝶图》画的是一只小狗在山石花草中仰视蝴蝶,小狗抬头翘尾,姿态可人,空中蝴蝶翩翩飞舞,一派恬静安逸。《萱花乳犬图》,萱花丛中,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在顽皮地嬉戏,一旁的母犬慈爱地看着它们。


宋 赵佶 鹰犬图


宋 李迪 猎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赵佶 《鹰犬图》,展现就是皇家气派了,鹰犬显然是狩猎之用,狗也是精瘦,肌肉有力的猎犬,狩猎显然是皇室贵族才有的生活。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李迪《猎犬图》,画的也是一只精神奕奕的猎犬。


明 朱瞻基 双犬图


明朝的皇帝画家明宣宗朱瞻基也是画画高手,他的画中,以狗为主题的作品也不少。《双犬图》便出自他之手,图中两只狗显然不是宠物狗,嘴鼻尖,四肢长,猎犬中的优良品种。朱瞻基用没骨法与钩勒法,淡墨渴笔表现皮毛的质感,用线勾首、爪,产生虚实相合之感,精妙绝伦。


清 艾启蒙 十骏犬 斑锦彪

清 艾启蒙 十骏犬 苍背猊

清 艾启蒙 十骏犬 苍水虬


清朝帝王爱狩猎,故康熙、雍正等等君主都是爱犬人士,猎狗题材的画作相当多。当时四位宫廷洋画师中的两位郎世宁、艾启蒙都曾画过《十骏犬》。在艾启蒙的《十骏犬图》册中,绘制了世界各国进献给乾隆的十种希世名犬,均为清宫豢养。


郎世宁 十骏犬图 茹黄豹


郎世宁 十骏犬图 雪爪卢


郎世宁 十骏犬图 苍猊


郎世宁的犬图也佳,他在宫廷内创作的《十骏犬图》轴十幅,画了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分别命为:“霜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


黄胄所画之狗


近现代中国画名家中,齐白石、徐悲鸿都画过狗。但大多数人不知道黄胄也是画狗的好手,李可染先生却称赞黄胄笔下的狗是“天下第一”。黄胄的精彩的画作中,几乎都要画上一只或者几只狗点缀其间,令画面增色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