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者之路-时区交易法(第八章 投机之道)5

 ly88 2018-02-16




“道”,一直是华夏民族思想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的一个核心概念。


“道”指万物之始,万法之源,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或轨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


道之本,先天道,自然也,无一切其它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的变化。


在佛学中即无相、无为、无体、无有、无往之说,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知如不知、觉如不觉、有而当其无,我无为而道无所不为;道之中,后天道,自然也,源自先天之道,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天下归;道之末,左右之道,人和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


“道”的中国字初义指的是道路,世间本没有路,走过的人多了,便有了道路。

哲学意义上的“道”在华夏思想文化历史的演变经历了六千多年的岁月,以春秋时期的老子和东周战国时期的庄子为代表。


“道”的概念首先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也是老子把“道”由一般的名词,客观唯心主义的“鬼神论”,提高到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范畴。



经济的游戏


与之对应的货币数量


商品的价格在于与之对应的货币数量,这点并不难理解。


假设某个经济体只生产铅笔,每月产量1000支,基础货币数额为1000元,每只铅笔对应的货币数额为1块钱。3个月后,市场还未开始出现消费损耗,此时已经生产出3000支铅笔。如果对应的货币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还是1000块,每支铅笔的价格为3毛3分,单位货币对应的实物数量增加,货币的购买力上升(增值);如果对应的货币数量增加到了6000块,每只铅笔的价格为2块,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贬值)。



中央银行是调节货币供给的职能部门,通过货币工具和相关的货币政策直接或间接对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货币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基础利率(联邦基金利率)、贴现率及中央银行公开操作债券买卖等,货币政策通常起到加强和规范市场的作用。


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大众并不总能保持理智,因此不乏会出现两个极端方向的行为。也是这种缺乏理智的行为经常会使货币的管理者左右为难,尤其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来自国际间的收支同样会对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决策产生影响。比如:

A国是个缺少可用耕种土地的国家,每年需要进口大量谷物,B国的谷物产量不仅可以自足,还能满足A国的需求。


于是B国出口谷物给A国,由此每年可带来100万的外币收入。由于B国只有少量A国商品进口的需求,于是盈余便成了B国存放在A国的收益类资产。


长期的贸易逆差使A国既要承担B国的资本利润,还要对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做适当的补充。随着贸易逆差额的累积增长,A国的货币相对B国逐步贬值,B国则得益于每年的外贸收入而增值。


如果B国把外币的盈余印成本国的货币用于消费和投资,既可以促进经济的活力还能拉动经济的增长,货币增值的同时也为B国带来更多流动性的资本。


对于B国来说,顺差所产生的货币效应就远不止这80万了,而A国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第十三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1999年8月27日怀俄明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指出:

“在评价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宏观经济环境时,我们不能再仅仅对商品和服务的流量做粗浅的分析。关于资产价格的行为走势及其对家庭和企业决策的影响,还有许多重要的而且是难度极人的问题。要更好地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经济以及间接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除了迎接这些问题提出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①

(注:① P251页,Alan Greenspan,1999:Opening remarks, New Challenges for Monetary policy, A symposium sponsor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单从与之对应的货币数量这个角度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似乎并不十分复杂。如果我们从消费的角度观察,由一生二,二生三,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货币消费的主体分为2块,政府消费和个人消费。


实际消费的项目可分为日用消费、储蓄和投资,二者的可消费数量都来自收入。用《易经》生克辩证的思维,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货币数量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通常是缓慢的,投资与储蓄的资本利润对日常消费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是否消费和消费什么的决定权掌握在货币持有者的手里。如果人们持有的货币偏向于日用、投资和储蓄中的任何一项,那么便会对其它项目的消费产生影响。货币数量发生变化首先会对哪一类的商品产生影响,从通货膨胀的类型便能知晓。通货膨胀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出了经济的实际需要,从而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通胀分4种类型: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惯性通胀、混合型


成本推动型:

在高失业率和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基础商品的价格和工资的不断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也称供给冲击通胀。


需求拉动型:

当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供给,导致物价上升以平衡供需。或是当需求严重不足,由于价格上涨导致需求方竞相追逐购买,从而减缓供应过剩的压力。


惯性通胀:

长期保持的稳定低通胀率的通胀,也称核心通胀率、基础通胀率或是可预期的通胀率。


混合型:

即同时存在上述的2种通胀。螺旋式通胀通常是由2种不同的通胀交替出现所引起,属于混合型通胀。


螺旋式通胀:

即通货膨胀推动通货膨胀,形成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通常是由于价格过渡投机和经济的结构存在问题所引起。


在上述4种通胀的类型里,惯性通胀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可预见的经济现象。


这种通胀之所以长期存在,一方面源自货币资源的沉淀和浪费;另一方面,市场可供消费的商品在阶段时间里总会趋于相对的平衡,惯性通胀也是为了维持物价相对稳定的一种市场举措,保证生产者能够获得基本的利润,维持基本的商品供给总量。当通胀率超出惯性通胀的范围,市场便可能转变成其它类型的通胀。


通货紧缩是相对于通胀的一种经济现象,通常由于经济过热或消费总量无法增长所引起。有时未必是因为流通货币数量的减少所引起,相对于实物商品可供消费的货币总量减少,也可以造成通货紧缩现象的发生。

通胀和紧缩通常会对2类商品的价格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金融资产类的商品:股票、大宗商品期货、债券、衍生品,带有金融属性的实物商品,比如,土地、房产。


超出预期的通胀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不良的影响,泡沫破灭所造成的通货紧缩往往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严重的通胀和紧缩通常会出现以下这些不良的经济现象。


通胀的不良影响

1、实际的消费水平下降;


2、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社会福利减少;


3、低收入者福利容易受损,高收入者往往可以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的,通常会遭受损害;以利润为收入的,却能获利。


紧缩的不良影响

1、加速经济衰退;


2、货币形式的社会财富总量下降;


3、产业结构、社会和分配制度不合理会显现;


4、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如何预防超出预期的通胀和紧缩,实际是社会主流意识和个人意愿如何趋于认同的过程。如果无法达成共识,其结果不是顾此失彼,即会使整个货币体系陷入一个并非良性的循环里,给经济造成难以抚平的创伤的同时增加今后货币管理的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