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郎官的称呼怎么来的

 老刘tdrhg 2018-02-17

  新郎官在今天泛指新婚男子,与“新娘”相对,合起来叫作“新人”。然而,新郎官最初却不是指这个意思,而是有着特殊的含义。

  “郎”是古代社会对官员的一种称呼,汉朝时就有。《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到唐代,六品以下的官员统称为郎,成为郎官的略称。《旧唐书·韦澳附从子虚舟传》中记载:“季弟虚舟,亦以举孝廉,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为刑部侍郎……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由此可知,百姓往往尊称这些身居“郎”职的人为“郎君”或“郎官”。

  自从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凡是中了进士的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而他们往往会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書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又习惯称呼新科进士为“新郎官”,这便是新郎官最初的来历和称呼。

  另外,古代社会人们一般也称男子为郎,而娶妻结婚(洞房花烛)是其一生中的大事,要一切从“新”,这时候管男子叫“新郎”也就顺理成章了。洞房花烛往往与金榜题名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小登科”之美称,故人们喜欢借用“新郎官”这一称呼来美称新婚男子。

  (林向阳荐自《广州文摘报》)

  责编:明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