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那些年,春节去城隍庙白相相的故事

 海派書鄉 2018-02-17

城隍庙是许多老上海人孩提时的乐园,庙门口高耸入云的旗杆、九曲桥、豫园大假山,还有小动物园里的鹦鹉学舌,春节的城隍庙真的逛不够,看不厌。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记忆已渐渐淡去,但传承至今的元宵灯会依然红火。


老画报中的“城隍庙灯会”



人山人海真闹猛 


城隍庙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当时上海正式建县,庙址在如今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明朝嘉靖年间上海开始修筑城墙,将庙址迁到了现在的方浜路。人们为了祈求城隍老爷保佑一方平安,烧香磕头,香火很旺,城隍庙的周围便逐渐形成了庙会集市。


历史上城隍庙曾三次受战乱重创,1922年到1924年间,又三度遭遇大火,整座庙宇几乎化为废墟。抗战爆发后,随着上海的沦陷,城隍庙一带市井萧条,庙会自然无法维系。直到上世纪50年代,庙会才逐渐“香火重燃”,各方生意人和艺人纷纷云集,日益热闹。


清代的城隍庙戏台及洪武碑亭


早年春节期间,城隍庙的游人如织真的可以用“接踵摩肩”来形容,甚至很多人都是穿着鞋走进去,赤着脚走出来的。城隍庙豫园商场的退休职工回忆道:“因为人多,一个一个鞋子都掉了,后面跟着捡了,第二天豫园商场里捡了两箩筐的鞋子。”人山人海之中,小孩只能骑在大人肩上,就算这样很多孩子也只能看到前面大人的背,稍稍在人缝当中看到一些东西。


九曲桥旧影


那么,大家都挤着去城隍庙凑什么热闹了呢?先来看看当年“猴子耍把戏”,是这样招呼看客的:“为了糊口奔四方,正巧路过了响叮当。猴子这样转,打开了柜,揭开了箱,你把那李四三娘装一装。那么一个猴子,拿个老太太的头套一套,我来了,我来了。来到后来它不来了,那么有人问了,为什么不来啦?说好了的,要讨钱了,各位老板捧捧场,有钱的钱帮忙,没钱的腿帮忙。耍把戏的叫大家不要走,要付钱了。”


清代的城隍庙大殿


除了热闹的“猴子耍把戏”,还有卖拳头卖药的人,很冷的天,样子一做,打几套拳。一打许多人围过来,卖拳头卖药的人拿起一块砖头,啪一斩,半块砖头落下来。



西洋镜里花头多


城隍庙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最能吸引孩子们和年轻人的眼球。比如“武松打虎”的拉力机,年轻人么身强力壮比力气大,用力朝上拉,它有个灯泡,武松的帽子上面有一盏灯是最高的,如果你拉拉拉,灯会不停亮上去,亮到帽子顶上,大家都拍手叫好啊。 一般人只能拉到老虎身体上的灯,偶然会有一两个大力士,把最顶上的灯拉亮了,伴随着音乐、喝彩,这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可不小。


孩子们喜爱的还有拉洋片,又叫看西洋镜。就是有个柜,里面有三到四个洞,他摊主也要唱的,“往里那个看嘞,我说往里那个瞧,要看那个猪八戒在河边来洗澡。”小朋友听到肯定叫妈妈,“我也要看”。


拉洋片


说起拉洋片,很多老人回忆“小时候到城隍庙来,一两分钱就可以看拉洋片了。讲林冲夜奔,武松打虎,小时候又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到这里来就当它小电影派用场的。”


城隍庙的春节不仅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也是文化人的休闲节。白相城隍庙不能忘了一个好去处,就是豫园。豫园是上海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江南古典园林,其中亭台楼阁,名花珍木,有山可樵,有泽可渔。


豫园是明嘉靖年间的潘允端为孝敬双亲而建,为此,他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和心血,聚石、凿池、构亭,筑成了一个江南名园。漫步其间,隐没的角落都可读出历史的细痕,曲径通幽处尽是浓浓的古典味。春节期间白相城隍庙,实际上就在不知不觉中受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正道出了“白相城隍庙”的精髓所在。


清末豫园



与玩具有关的欢乐


对于不少已步入中老年的上海人来说,春节“白相城隍庙”已是儿时印象,而那充满欢乐的童年往往是和玩具挂钩的。


当年城隍庙卖的京剧脸谱,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现在叫京剧脸谱,当年都叫“野糊脸”, 有京剧里面的张飞、关公,还有曹操,各色各样都有。”这种“野糊脸”不是塑料做的,而是用硬板纸做的,两侧有橡皮筋,堪称城隍庙的一大特色。


清末的湖心亭、九曲桥


一段拍摄于1960春节的影像展示了老城隍庙游客川流不息的一片繁荣景象,而九曲桥畔的三个大型玩具摊前格外热闹,售卖孩子们心爱的上百种玩具,龙刀、龙枪应有尽有。


很多老人在谈到小时候到城隍庙的故事总是滔滔不绝,有说:“大人带我到城隍庙,这是最高兴、最开心的事情,城隍庙给我的印象就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小孩子的天地。小孩子到了城隍庙都不肯走,一定要叫大人用钞票的。”


也有说:“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不肯买也有的,小鬼造反啦,没钱还硬要买。后来怎么办,等会走回去,电车也不要乘了,节约下来。”


还有说“记得小时候,我到了玩具摊位面前就不肯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都很好玩。特别男孩子喜欢什么十八般武艺,所以我赖在那边,家里就给我买了一把宝剑。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把宝剑还有剑鞘可以拔出来,高兴得不得了,又有一次买了一把像程咬金一样的那个斧头。”


画作《豫园湖心亭》


那时的城隍庙可谓是玩具的集散地,扯铃、汪汪铃、宝剑、木头刀……繁多的品种让孩子们挑花了眼。孩子们在城隍庙买到心仪的玩具,回家后就和“流鼻涕朋友”玩起了弄堂游戏。如今年过半百的人,当年穿着开裆裤,在弄堂里打弹子、刮香烟牌子、滚铁环,道具很简陋,却玩得很来劲。



八方小吃馋煞人


除了大年夜在湖心亭喝上一碗放檀香橄榄的元宝茶,宁波猪油汤团、八宝饭、开洋葱油面、两面黄、鸡鸭血汤、桂花糖粥等等都是城隍庙味美价廉的特色小吃。


当年的小朋友不得了,吃东西,眼睛像豁西(上海话指闪电),筷子像雨点,嘴巴像簸箕,吃起来快,一歇歇辰光没有了。


城隍庙的小吃是上海滩闻名的。当年有人到城隍庙来以后,中饭不吃,都是这个摊子吃一点那个摊子吃一点。其中湖心亭边上的南翔小笼最受大家追捧。


南翔馒头店的小笼是上海有名的特色点心


对于城隍庙的美食,有人这么评价:“假如没有小吃,城隍庙的欢乐气息将会减少许多,特别是在今天,经过岁月淘洗而沉淀下来的数十种上海小吃已经构成了一种城市记忆。”


城隍庙的小吃是随着城隍庙庙市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在漫长的岁月中,大量移民涌入老城厢地区,他们也把各地的风味小吃带进了城隍庙。这其中,就有良乡糖炒栗子。


各地风味小吃随着移民涌入城隍庙,良乡栗子便是其一


城隍庙春节,有时候要吃糖炒栗子。卖糖炒栗子也是要唱,“炒良乡,话良乡,我们这里的良乡是重糖炒的。”这样一唱,人家知道这里卖良乡栗子的。旁边卖白果的朋友抢生意,“生炒糯米油白果,香是香来糯是糯,一粒开花两粒大,两粒开花鹅蛋大。一角铜钿买十颗,买十颗来送一颗。”


糖粥也是城隍庙的特色,对开的糖粥叫鸳鸯,一半是赤豆的糖粥,一半是白的糖粥。卖家给你拼起来,甚至于可拼成一个像太极图一样的。这么价格低廉的糖粥,也做得如此赏心悦目,可见过去的手艺人非常敬业的。


在老城隍庙,还有一颗名号响当当的豆子,它就是“一粒入口,回味无穷”的五香豆。在许多人看来,“不到老城隍庙尝尝五香豆,就不算到过大上海!”


过去装五香豆的袋子上还印着“老城隍庙奶油冰糖五香豆”,当年商家卖五香豆是这么吆喝:“冰糖、奶油、五香豆,五分钱卖一包,我们奶油五香豆,就是味道好。” 别看五香豆不起眼,当时一度被作为馈赠亲友的特产。当时买五香豆还要排很长的队,甚至还限购,每人只能买两包。


早年的五香豆包装纸及商标


逛逛城隍庙,吃吃小点心,成了上海人昔日春节里的一种世俗乐趣,城隍庙飘逸着香气的浓浓年味也就此渗透进了人们的心里。




元宵灯会最火爆


上海从清朝末年开始就有到豫园开灯会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每到元宵时节,很多摊贩和商铺都会挂出兔子灯销售。


尽管灯彩的品种丰富多样,但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元宵最传统的还是拉兔子灯,俗称溜兔子。元宵时节,天黑之后,家家户户都把兔子灯拖出来,一不小心拖翻了,整个兔子灯就烧掉了。


上世纪50年代,一位父亲抱着孩子在购买兔子灯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白相城隍庙”这句话上海人已经不大说起了,但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到城隍庙去看灯”正在成为一项颇具时尚感的新民俗。古色古香的城隍庙和元宵灯彩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主题生肖灯流光溢彩,普洒在这方圆5.3公顷的建筑群落之中,更映衬出城隍庙古朴浓郁的风情。


最近这些年来,城隍庙的豫园灯会越办越精彩,越办越红火。传统的民间彩灯艺术,加上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把春节的城隍庙辉映点缀得如梦幻仙境。


2017年上海城隍庙新春元宵灯会


图文:上海市档案馆官方微信@档案春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故事”(作者:吴琼、昂俞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