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过错思想”对成人惩罚教育的启示

 乐此生 2018-02-17
 
【摘 要】《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其中,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则内自讼”等过错教育思想,以及孔子对弟子们“既往不咎”、“与其自洁、不保其往”、“毁亦有所试”等因人而批、因人施批的批评方式,对成人惩罚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孔子; 过错思想; 惩罚教育

   

    一、孔子的“过错思想”
    在《论语》中,孔子的过错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闻过则喜”的风度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会犯错,即使贵为“圣人”的孔子也不例外,重要的是人们对待“过错”的态度。“闻过则喜”是孔子过错思想的典型体现。“闻过则喜”源于《论语·述而》。当有人指出孔子的过错后,孔子大喜过望,兴奋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别人一定知道,并给自己指出来。在原文中,虽说孔子可能有“犯错”的苦衷,但孔子“闻过”的态度却给学生及后人以启示: 人人都会犯错的,重要的是要有“闻过则喜”的风度,要对给自己指出过错的人心存感激。
    2.“过则勿惮改”的精神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重要的是犯错后对待错误的态度。犯错后,有人恐惧,有人掩饰,有人强词夺理,归咎于他人。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朱熹作注说: “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 惟不改则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2]我们可以这样拓展“过则勿惮改”的思想,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还不能称之为质的错误,因为探索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试误”的过程。但是,如果出现了错误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使得错误的想法渗入自己的脑海,并逐渐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中,那么,“其过遂成”。所以,我们怕的不是犯错误,怕的是出现错误没人给予指出,指出后没有“闻过则喜”的风度
而一意孤行,或者由于害怕别人知道错误而“文过饰非”。所以,为了避免一错再错,为了健康成长,我们要有“过则勿惮改”的精神。
    3.“过则内自讼”的勇气
    他人能指出自己的错误固然可喜。但是有时有些错误是内隐的,他人一时无法发现,这就需要个人的自我反思,自行发现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就需要“内自讼”的巨大勇气。所以,真正能做到真心剖白、自我批评的人非常少。孔子说: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雍也》) 。孔子自认为终不得见有自讼勇气的人,由是发出如上感叹。朱熹作注说: “内自讼者,口不言而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进而认为,“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3]“过则能内自讼”是孔子心目中过则能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