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的学习之道:要谦逊、谨慎,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放下好胜心。

 书语人间 2022-02-07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尽自思量,但是没有什么用,不如学习。

在前面的《为政第二》里,孔子已经提到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孔子又再一次提醒了大家“自己思考与向他人学习”的关系。

朱熹的注解里,讲君子之学习,在于逊志而自得

逊志,出自于《尚书》,成语逊志时敏,意思为谦逊其心,敏于所学,简单来说,就是谦逊好学,不耻下问。人人都理解,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其实还是理念上认识得不到位。

一方面,我们总是能很敏锐地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指出别人身上的问题,却不善于去吸收别人的思想,把别人身上的长处用在自己身上。

另一方面,我们总是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不知道,常常不懂装懂,学习的欲望也不强烈,宁愿错过学习机会,也不主动向他人请教、提问这些都是阻碍一个人进步的原因。

还有一些人,反过来特别愿意“提问”,从老师讲第一句开始,他就在寻找质疑老师的机会,一逮着机会就要挑战老师,一定要把老师给问倒。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学习的理念,自得了。

自得,是自己得,关注自己,切己体察,放在自己身上琢磨,我收获了什么,不关注别人哪里讲得不对别人讲得不对的地方,跟我没关系,我关注别人讲得对的,对我有帮助的地方,就足够了。

那么为什么,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学习时,都很难去达到朱熹说的逊志而自得的状态呢?

因为他有很强的好胜心,不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而是抱着挑战你的目的来的,既没有逊志,也不关注自得所以他的进步才会非常缓慢。

02.

有错不改

是很大的问题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十五》

孔子说:有过错却不改正,那才真叫作过错了。

有一句话,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圣贤不是不犯错,圣贤也犯错,但是圣贤能改,能不贰过,同一个错误不犯第二次。

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者,人皆仰之。

君子犯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当他犯错时,大家都看得见,因为他高高在上,万众瞩目。而当他改错时,大家也都仰望着他,佩服他的知错能改。

所以,犯错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是人都会犯错。能改正,就是君子;如果不改,那才是真的麻烦。

然而,有的人他不仅不承认,还掩饰,还强词夺理,像商纣王那样,智足以拒谏,文足以饰非,那彻底完了,以后没人敢帮助你了。

比如,当明星遭遇负面舆情,种种所谓的危机公关,都是在给自己的火上浇油。

明星本来就是万众瞩目的存在,你任何一点或真或假的过错,都很容易被放大,遇到这种情况,诚恳面对,该道歉道歉,该补偿补偿,很快就会过去了。

如果你认为你有理,非要挑战观众的认知,那么就会激起各种人的各种不服,这火就会越烧越大。

那么,是什么让错误持续地发酵呢?

灵遥认为有两点,一点是自尊心,另一点是认知。

自尊心强的人,会认为自己认错就是认输。所以,为了不输,死都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认知则由见识、阅历、格局决定。当一个见识少、阅历少、格局少的人时,往往会因为缺乏长远意识和大局观,只顾眼下的利益,不考虑以后。

这两点都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要避免的。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论语·卫灵公十五》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