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里真正能赚钱的高手,是如何养股票的?

 孙双印 2018-02-17

股市10年,深知生存大不易。能生存下来就万幸了。有一句话说,剩者为王,我一定都没有为王的觉悟。仅有的是自己的一点点体会,仅有的自己不再那么贪婪,不再期待。

高手的定义真是太难,毕竟人比人气死人,在牛市的时候,人人都是股神,这时候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以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为例,新晋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绩遥遥领先于老牌基金经理。那么这时候就说新晋的厉害吗?说他们不厉害吧,毕竟业绩又在那里放着。这又毫无根据,不能凭个人喜好来判断。

到了2015年下半年躺枪的又成了那些新晋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他们的基金业绩大幅缩水,而那些老牌基金经理业绩虽有缩水,但是缩水幅度没有那么大,相对比较稳定。这时候又该怎么说呢?毕竟新晋基金的业绩波动太大,变化太大。

其实从我们历年基金总冠军的变化,就可以看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一代新人胜旧人。有的基金经理取得冠军之后的第二年,很多业绩大变脸,让投资者非常的失落。这里就不具体说谁了,自己可以去查。这些人都是人杰,纵有一时失误,但是最终都会起舞。

给大家看看历年偏股型基金总冠军
2017年东方红沪港深凭借着66.70%的年度收益率夺冠,易方达消费行业国泰互联网 分别以64.97%、61.95%的收益率,位居第二、第三名。基金管理人分别为林鹏、萧楠、彭凌志

连冠军之后都会马失前蹄,更何况普通人,毕竟股市变数太大,有时候黑天鹅事件就让人满盘皆输。股神还是只有一位,那就是巴菲特,纵横股市60多年,60年中,投资收益率只有一年超过50%。

给大家看看巴菲特的收益表(当然主要是网上下载的,具体不清楚)

图表中,明显看出也许每年的收益率不是太高,但是稳定,即使亏损,幅度也不是太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回撤.

因觉得高手至少收益要稳定,不能大起大落,忽高忽低,这样才配称为高手。而且我的时间比较短,那就谈谈自己的感悟,毕竟时间短,经验也在慢慢增加中。

养股票,说明偏向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也许很多中国人的长期投资是被逼的。本来短线买入(其实可以说叫做投机)变成了长线坚守,没办法才弄成了长线投资。至于原因无非高位站岗,亏损还不舍的割。最终变成大亏损,更不愿意了

短线买入靠的是技术分析,投机行为。那么就要有严格的止损止盈。切记抱有期待。好了这里就不继续说了,毕竟主要讲价值投资

因为价值投资一般从宏观经济股市波动性公司经营公司估值四个方面来分析。

宏观经济还是蛮重要的,毕竟在中国一个政策真的就能改变一个行业的现状,例如最近几年的煤炭、钢铁、环保以及化工板块等。所以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关注时事政治,必须要懂得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至于公司的经营以及公司的估值,特别是管理层的经营能力,不是那么好预测,也许在这家公司管理和经营能力不错,到了另一家能力可能就不行了。毕竟时移世易。虽然财务数据体现了量的分析。但是其中也有质的因素,毕竟有质的影响,才会有这么漂亮的财务。

而价值投资影响最大的是质的因素:对未来的预判、管理层能力、未来政策以及公司的前景等。要对未来有一定的预判,人毕竟不是神,预判未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能够代表质的因素。

而价值投资是寻找被低估的股票,而熊市股票被低估的概率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熊市,机会毕竟是跌出来的,特别是2017年中国股市两级分化严重,业绩优的中小盘股有很多处于历史地位,被低估的概率非常大。

2017年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不满意,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也许2017年我们是涨了指数,亏了个股,有可能我们可能进了一个假的牛市,可能是一个熊市,不那么绝望的熊市。毕竟至少还有30%的个股在上涨。

股市的高手我觉得应该至少能够持续稳定的盈利,不能忽高忽低,大起大落,可能每年盈利不大,但是持久。至于养股票,无非借鉴价值投资,毕竟我们a股以前牛短熊长,在熊市我们应该积极的寻找那些被低估的业绩优的个股。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至于如果寻找被低估的股票既可以遵循格雷格姆的低成长的低市盈率选股方法。也可以遵循费雪的高成长个股。

其实我觉得在中国的股市,可以关注物品价格变化。这是比较直接的方法。毕竟一万年太久,在慢慢等待过程中,可能公司就会发生变化。例如乐视网,本来业绩还不错的,突然2017年的业绩来个大变脸。在中国其实高成长的票持续长的可能比较少,不过持续两三年的的还是比较多得。因此熊市就是我们选择的机会。

好了今天就暂时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关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问题,可以互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