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不认识吴三桂,古今往来的许多帝王的名气都不一定有他大。人们对吴三桂的印象就是大汉奸,在李自成攻破明朝都城时,吴三桂不仅没有尽力勤王,还在关外清军逼近的情况下,引清军入关,帮助清军入主中原。而后,又在康熙皇帝执政时期造反,最后被消灭。吴三桂为何要降清?是趁机捞好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被迫于无奈? ![]() 明朝灭亡后天下的形势是怎样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正式灭亡。当时,天下的局势是这样的,大顺国李自成势力占领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和京城,已经称帝的皇太极在盛京建立满族的势力,而南方则有明朝残留势力和张献忠等其他农民起义军,还有就是盘踞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势力,其中最具实力争夺天下的,是清势力与大顺朝李自成。而原本成不了一方势力的吴三桂,因为特殊的情势,成了平衡天平的关键砝码。 ![]()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还没有那么傻。 有一个说法是,吴三桂当时已经决定投降李自成,并准备班师回朝,举着白旗的吴三桂大军走到滦州的时候,见到了一位从北京逃脱的家人,知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人抢走了。夺妻之恨让吴三桂勃然大怒,率军掉头反攻山海关,夺取关隘后,全军为崇祯皇帝戴孝,以明朝残余自居,走上了与李自成兵戎相见的路程。这就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但是吴三桂真的有那么冲动吗? ![]() 吴三桂起初投降李自成,是因为双方实力悬殊,为了自保自能投降。但起义军的做法让吴三桂看到了自己如果投降后结果将十分悲惨。他很自然想到明朝残余还控制着淮河以南地区,包括数十万军队和旧都南京。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如果自己能在山海关配合南方剿灭李自成,那就是再造明朝的大功臣了。 ![]() 降清虽属无奈,但引清入关实属千古罪人。 占据了山海关的吴三桂是这样盘算的,吴三桂想要借助满清铁骑来抵抗李自成军队的进攻,和清军联手做掉李自成。为此,吴三桂答应事成之后报答清朝的除了大量财富,更不惜割让土地。可惜的是吴三桂低估了清朝的胃口,多尔衮想要的并不只是财富和割让的土地,多尔衮更想入主中原。吴三桂和李自成在山海关前展开大战,吴三桂手中兵马虽少,但骁勇善战,面对数倍强敌,依然苦苦支撑。这时,清朝同意出兵救援,但是要求吴三桂先接受清朝“平西王”的封号才出兵,这就是让吴三桂接受清朝的招降。苦苦挣扎的吴三桂最后只能同意了多尔衮的要求,向多尔衮称臣迎降。 ![]() 吴三桂降清虽说不是他的本愿,实属无奈之举,但是他没看清满清的野心,没认清形势,主动把满清引进来,最后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局,不得不说,吴三桂实属千古罪人。 ![]() |
|
来自: 潇潇雨ekg9m5f4 > 《中国史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