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流波:家 园

 xiake172 2018-02-18

一日,同父母和几个亲戚在一起吃饭,不经意间谈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的农村的景象,特别是那时的田野在我们孩子心中十分的美丽。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

春天的时候,农人们都会早早地走向田野,引水、灌溉,把水田翻犁,撘田坎,蓄满水,除净田坎、田壁上的杂草,做到四面光;进入初夏,所有的水田都插上了秧,所有的旱地都被小麦、玉米和红薯等粮食物覆盖,整个山野就是一片绿的海洋。盛夏时节,小麦、大豆和玉米间次地收割了,旱地里出现了一些残缺,可田野中的水稻也开始染上了金黄,放眼山野,整个山村的色彩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改变,先是满青,然后浅黄,随之深黄,最后是金黄,当整个田野都被金黄笼罩的时候,丰收的季节就到了,秋天也不期而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因为到了秋季,稻谷也开始黄了,山野中那一弯弯、一串串、一片片稻田,恰如天上洒下的黄锻,又如铺设的一床床金毯,是那么耀眼,那么诱人。山区的稻田是一弯弯或一层层、一串串的,它们或在山埂上成一塝,一块一块的,有的田块小得即便连牛都放不进去,那怕就栽十几窝秧子,可它依然是一块带水的田,种下的水稻依然能结出金黄的稻穗。一弯弯的稻田块月牙儿似的,一块接一块向下向上重叠延伸,这是祖先们用勤劳和智慧造出的梯田。弯弯头的正沟田,水源充沛,生长期长,稻穗饱满。埂埂上叫称塝塝田,水源差一点,但稻谷金黄,金子一般,十分令人心动;在山区,稻谷收割后,冬季便紧随其后地跟来了。即便到了冬天,农人们依然闲不住,他们会在田里积肥、把田坎、田壁的野草铲干净,还会去把田翻犁出来,让田块蓄上冬水。每当此时,远远望去,整个田野就象一面面锃亮的银镜,特别是夕阳西下或是到了夜幕降临,那一面面镜子便会反光,镜面里投下了山乡美丽的影子,夜晚投下的还有月亮的倩影。

记忆中,几十年前老家的路大多是泥巴路,也有让人欣喜的大石板路,那会绝大多数劳动力都在家乡,因而无论泥巴路还是石板路平时都铲得干干净净,走在上面感到十分的踏实。由于大量的人口在家,整个山乡热闹非凡,一个生产队几十上百人都集中在一起干生产,生活虽苦,大家却把家园打理得整洁舒适,一尘不染。后来土地承包到户了,虽然各干各的,但村民间田埃田,土埃土的,大家都互相经常你来我往。如遇生朝满十、婚丧嫁娶,同队的人则经常聚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礼尚往来,亲戚邻里间人情味很浓。

进入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打工成为一种潮流,起初是三三两两的,一家出去一人,男的去了,女人留下,后来便开始成群结对,你带我,我带他,农村的青壮年都几乎走光了,他们都奔向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时间,留守家园的就只剩老人、妇女、儿童,被戏称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开初的几年,外出的人还几乎每年都回来,有的在农忙季节也赶回来,所以那些年农村还有些生机,随着务工者在外地的根基不断扎深,有的已在务工当地安营扎寨,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农村那个家园几乎已被遗亡。

家园需要人守望。可怜那些家园的守望者,都是些七老八十和年少体弱的人。大量的外出务工,已经造成农村劳动人口骤减,过去被人们视若珍宝的田土也不再珍贵,抛荒的抛荒,弃耕的弃耕,即便耕种也不再精耕细作。每当我回乡去看到家园被荒芜的景象时,真有一种辛酸的滋味。而今,当你重返农村去看时,所到之处,的确建起了不少的砖房和小洋楼,水泥路也修到了山村。可那些漂亮的建筑,除了好看的外表,里面几乎没有人住,从里到外乱七八糟,甚至杂草丛生,没有人气和朝气。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破烂不堪的房舍,和那些老弱病残的老人,如今,是他们在支撑中国若大的农村家园,老人们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不能安享晚年,还将承担相思之苦,疾病之累,甚至还要承担为子女们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他们成了当今中国最苦最累的家园守望者。

前些时候去了江浙一趟,所到之处,无不被那里的山水、古建、家园以及便捷快速的交通所拆服。如今,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家园不仅有人守望,而且有无数的外地人一起同他们建设,他们的家园的确是越建越美丽,那里的老人也能在祖居的山水里颐养天年。行走在江浙大地上,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我们内陆这些落后地区,我们的青年人为了使自已的物质生活好一点,他们可谓是舍弃家园,甚至抛家弃子,远离故土,过着离乡背井的流浪生活。当他们老了、干不动的时候,再回到自已的家园,所看到的只是一幅被毁坏和残缺的家园,这难道不悲哀吗?。

爱我们的家园吧。


何流波:家 园

作者介绍:何流波,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合江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已有散文、诗歌、小说等三百余篇散见于《四川文学》《青年作家》《四川日报》《四川文学》特刊等报刊杂志,已出版个人散文集《往事如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