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将奇谋:八十三、巧行反间圆阵破敌

 墨香笙樵 2018-02-18

八十三、巧行反间  圆阵破敌

              ———高欢大败尔朱氏联军

  

    这个故事出自《北齐书  ·神武上》、《北史·齐本纪上第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魏书·尔朱兆传》。

 

 

    北魏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孝庄帝元子攸因不满权臣太原王尔朱荣遥控朝政,将其诱杀。随后,尔朱荣侄、汾州刺史尔朱兆联合尔朱氏诸将一起于年底攻入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擒杀孝庄帝,另立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为帝。    

 

 

    中兴元年(531年)二月,冀州(治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大族高乾及其弟高敖曹联合反对尔朱氏,并向各郡发布通告,讨伐尔朱氏。六月,晋州刺史高欢联络各路反对尔朱氏的部众,于信都起兵。十月,高欢等拥立勃海太守、安定王元朗为帝,史称后废帝,年号中兴。是月,元朗以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

 

    尔朱氏眼见高欢势力日盛,于是合兵进攻高欢。尔朱度律、尔朱仲远驻军阳平(今山东莘县);尔朱兆军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屯军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号称十万人马。大军压境,高欢决定利用尔朱氏内部矛盾,采取反间计使其互相猜疑,分化瓦解尔朱氏联军。

 

 

    高欢令人到处散布谣言,一会儿说“尔朱世隆兄弟预谋杀掉尔朱兆”,一会儿又说 “尔朱兆与高欢同谋要杀掉尔朱仲远等人”。尔朱氏诸将之间本来就有矛盾,此时谣言四起,真假莫辩,“由是迭相猜贰,徘徊不进。仲远等屡使斛斯椿、贺拔胜往谕兆,兆帅轻骑三百来就仲远,同坐幕下,意色不平,手舞马鞭,长啸凝望,疑仲远等有变,遂趋出,驰还。仲远遣椿、胜等追,晓说之,兆执椿、胜还营。仲远、度律大惧,引兵南遁”(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纪十】)

 

 

    高欢乘机集中兵力先与尔朱兆军会战,于广阿大破之,俘其士卒五千余人。接着,高欢乘胜南下,进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相州刺史刘诞闭城固守。中兴二年正月,高欢军攻拔邺城,擒刘诞。三月,高欢拥立的魏帝元朗率领文武百官进入邺城。是月,尔朱氏诸将在尔朱世隆的撮合下,暂时复归于好,重新结盟发誓,共同征讨高欢。闰三月,尔朱天光自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尔朱兆自晋阳(今山西太原南晋源镇)、尔朱度律自洛阳、尔朱仲远自东郡(今河南滑县),分别率所部出发,会师邺城。号称二十万大军,沿洹水(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两岸驻扎。高欢以吏部尚书封隆之留守邺城,自己率军出城抵御,屯军于紫陌(今河北临漳西南故邺县西北),大都督高敖曹领兵三千跟进。月底,尔朱兆率轻骑兵三千人乘夜偷袭邺城西门,不克,退走。

 

 

   当时,高欢的步兵不到三万人,骑兵不到二千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六镇兵土因深受契胡族压迫,人心归一,这是高欢军的优势。高欢自料难与尔朱氏联军匹敌,乃于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设立圆阵,并将牛、驴绑在一起堵塞归路,造成背水一战之势,更使兵士斗志旺盛。两军交战,将士们以必死之心奋勇杀敌。高欢亲领中军,高敖曹领左军,高欢的堂弟高岳领右军,迎战尔朱氏军。在高欢军的联合围攻下,尔朱氏军大败。尔朱兆逃亡晋阳;尔朱仲远逃奔东郡,后降南梁,不久死去。四月,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被部将所杀;尔朱天光和尔朱度律亦被擒送高欢。同年七月,高欢兵发三路,亲率大军十万杀向晋阳,尔朱兆仓皇舍弃晋阳,退到北秀容川(今山西朔县西北)。尔朱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韩陵之战后,高欢乘势进据洛阳,废节闵帝,另立孝武帝(北魏孝文帝曾孙)。孝武帝即位后,授予高欢大丞相、世袭定州刺史,北魏大权实际已落入高欢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