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纪十一(三)--高欢剿灭尔朱氏  

 zqbxi 2019-09-16
    高欢反后,尔朱仲远和尔朱兆都出兵围剿,仲远屯兵阳平(今山东莘县),尔朱兆出井隆,屯兵广阿(今河北隆尧东)。高欢散布流言,说“世隆、仲远兄弟要谋害尔朱兆”,又说“尔朱兆和高欢同谋,要杀仲远等”,弄得他们互相猜疑,尔朱仲远等便不战而退。高欢进军广阿,一举击败尔朱兆军,接着移兵攻邺,于次年(532年)正月,攻克邺城。

尔朱家在大敌而前勉强联合起来,闰三月,天光从长安,兆从晋阳,度律从洛阳,仲远从东郡,四路人马到邺城附近集合,号称有二十万之众。高欢率军迎敌,他的战马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列阵,把牛驴联结起来堵塞归路,将士除决死向前,别无出路。一战下来,大获全胜。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尔朱氏的失败,根子还在内部。战前,大将斛斯椿和贺拔胜就在议论:“天下皆怨毒尔朱,而吾等为之用,亡无日矣。”他们愿败不愿胜。贺拔胜在阵前向高欢投降。兵败以后,斛斯椿加速赶回洛阳,四月,杀尔朱世隆、尔朱彦伯,连生擒的尔朱度律、尔朱天光,都送交高欢。尔朱仲远南逃降梁。贺拔岳率宇文泰等杀了留守长安的尔朱显寿,投降高欢。


  高欢进了洛阳,把节闵帝和自己立的后废帝都废了,另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改元太昌,是为孝武帝。这两个废帝和先被废黜的长广王(后改东海王)先后被杀。高欢做了大丞相,实际上是魏朝真正的统治者。


  同年(太昌元年)七月,高欢进兵并州,尔朱兆放弃晋阳,退回秀容。高欢因晋阳地势险固,在这里建立大丞相府,从此开始,终东魏、北齐之世,晋阳一直是陪都。这年岁末,高欢使窦泰掩袭秀容。二年(533年)正月,袭破秀容,尔朱兆逃到荒山上自缢而死,尔朱氏彻底灭亡了。

         高欢将与兆战,而畏其众强,以问亲信都督段韶,韶曰:“所谓众者,得众人之死;所谓强者,得天下之心。尔朱氏上弒天子,中屠公卿,下暴百姓,王以顺讨逆,如汤沃雪,何众强之有!”欢曰:“虽然,吾以小敌大,恐无天命不能济也。”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尔朱氏外乱天下,内失英雄心,智者不为谋,勇者不为鬬,人心已去,天意安有不从者哉!”韶,荣之子也。辛亥,欢大破兆于广阿,俘其甲卒五千余人。(强调大道理,忽略小战术。仁者无敌。)

    十一月,乙未,上幸同泰寺,讲般若经,七日而罢。

    庚辰,魏高欢引兵攻邺,相州刺史刘诞婴城固守。

    是岁,魏南兖州城民王乞得劫刺史刘世明,举州来降。世明,芳之族子也。上以侍中元树为镇北将军、都督北讨诸军事,镇谯城。以世明为征西大将军、郢州刺史,加仪同三司。世明不受,固请北归,上许之。世明至洛阳,奉送所持节,归乡里,不仕而卒。

    武帝中大通四年(壬子,公元五三二年)

    春,正月,丙寅,以南平王伟为大司马,元法僧为太尉,袁昂为司空。

    立西丰侯正德为临贺王。正德自结于朱异,上旣封昭明诸子,异言正德失职(爵位太低),故王之。

    以太子右卫率薛法护为司州牧,卫送魏王悦入洛。

    庚午,立太子纲之长子大器为宣城王。

    魏高欢攻邺,为地道,施柱而焚之,城陷入地。壬午,拔邺,擒刘诞,以杨愔为行台右丞。时军国多事,文檄敎令,皆出于愔及开府咨议参军崔{忄夌}。{忄夌},逞之五世孙也。

    二月,以太尉元法僧为东魏王,欲遣还北,兖州刺史羊侃为军司马,与法僧偕行。

    扬州刺史邵陵王纶遣人就市赊买锦彩丝布数百匹,市人皆闭邸店不出;少府丞何智通依事启闻。纶被责还弟,乃遣防合戴子高等以槊刺智通于都巷,刃出于背。智通识子高,取其血以指画车壁为“邵陵”字,乃绝,由是事觉。庚戌,纶坐免为庶人,锁之于弟,经二旬,乃脱锁,顷之复封爵。(何智通白死了。)

    辛亥,魏安定王追谥敬宗曰武怀皇帝,甲子,以高欢为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三月,丙寅,以高澄为骠骑大将军。丁丑,安定王帅百官入居于邺。

    尔朱兆与尔朱世隆等互相猜阻,世隆卑辞厚礼谕兆,欲使之赴洛,唯其所欲,又请节闵帝纳兆女为后;兆乃悦,并与天光、度律更立誓约,复相亲睦。

    斛斯椿阴谓贺拔胜曰:“天下皆怨毒尔朱,而吾等为之用,亡无日矣,不如图之。”胜曰:“天光与兆各据一方,欲尽去之甚难,去之不尽,必为后患,柰何?”椿曰:“此易致耳。”乃说世隆追天光等赴洛,共讨高欢。世隆屡征天光,天光不至,使椿自往邀之,曰:“高欢作乱,非王不能定,岂可坐视宗族夷灭邪!”天光不得已,将东出,问策于雍州刺史贺拔岳,岳曰:“王家跨据三方,士马殷盛,高欢乌合之众,岂能为敌!但能同心戮力,往无不捷。若骨肉相疑,则图存之不暇,安能制人!如下官所见,莫若且镇关中以固根本,分遣锐师与众军合势,进可以克敌,退可以自全。”天光不从。闰月,壬寅,天光自长安,兆自晋阳,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皆会于邺,众号二十万,夹洹水而军,节闵帝以长孙稚为大行台,总督之。(四路军。)

    高欢令吏部尚书封隆之守邺,癸丑,出顿紫陌,大都督高敖曹将乡里部曲王桃汤等三千人以从。欢曰:“高都督所将皆汉兵,恐不足集事,欲割鲜卑兵千余人相杂用之,何如?”敖曹曰:“敖曹所将,练习已久,前后格鬬,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洽,胜则争功,退则推罪,不烦更配也。”

    庚申,尔朱兆帅轻骑三千夜袭邺城,叩西门,不克而退。壬戌,欢将战马不满二千,步兵不满三万,众寡不敌,乃于韩陵为圆陈,连系牛驴以塞归道,于是将士皆有死志。兆望见欢,遥责欢以叛己,欢曰:“本所以戮力者,共辅帝室。今天子何在?”兆曰:“永安枉害天柱,我报雠耳。”欢曰:“我昔闻天柱计,汝在户前立,岂得言不反邪!且以君杀臣,何报之有!今日义绝矣!”遂战。欢将中军,高敖曹将左军,欢从父弟岳将右军。欢战不利,兆等乘之,岳以五百骑冲其前,别将斛律敦收散卒蹑其后,敖曹以千骑自栗园出横击之,兆等大败,贺拔胜与徐州刺史杜德于陈降欢。兆对慕容绍宗抚膺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欲轻骑西走,绍宗反旗鸣角,收散卒成军而去。兆还晋阳,仲远奔东郡。尔朱彦伯闻度律等败,欲自将兵守河桥,世隆不从。

    度律、天光将之洛阳,大都督斛斯椿谓都督贾显度、贾显智曰:“今不先执尔朱氏,吾属死无类矣。”乃夜于桑下盟,约倍道先还。世隆使其外兵参军阳叔渊驰赴北中,简阅败卒,以次内之。椿至,不得入城,乃诡说叔渊曰:“天光部下皆是西人,闻欲大掠洛邑,迁都长安,宜先内我以为之备。”叔渊信之。夏,四月,甲子朔,椿等入据河桥,尽杀尔朱氏之党。度律、天光欲攻之,会大雨昼夜不止,士马疲顿,弓矢不可施,遂西走,至灅陂津,为人所擒,送于椿所。椿使行台长孙稚诣洛阳奏状,别使贾显智、张欢帅骑掩袭世隆,执之。彦伯时在禁直,长孙稚于神虎门启陈:“高欢义功旣振,请诛尔朱氏。”节闵帝使舍人郭崇报彦伯,彦伯狼狈走出,为人所执,(尔朱彦伯,尔朱荣从弟也。祖侯真,高祖时并安二州刺史、始昌侯。父买珍,世宗时武卫将军,出为华州刺史。)与世隆俱斩于阊阖门外,(尔朱世隆(?-532年),字荣宗。尔朱荣从弟、尔朱仲远之弟。北魏末年军事将领。尔朱世隆在北魏孝明帝元诩执政末年的时候为直斋。之后迁移为直寝,后兼直阁,加位前将军。武泰元年(528年),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自晋阳率军南下,尔朱世隆逃出洛阳,在上党会见了尔朱荣。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死后,他在长子(今山西长治)与尔朱度律等一起推举宗室长广王元晔为帝,后又立前废帝元恭。北魏中兴二年(532年),尔朱世隆与其兄尔朱彦伯等被杀,时年三十三岁。)送其首并度律(尔朱荣从父弟也)、天光(尔朱天光(496-532年),契胡族,北秀容川(今山西朔县北)人,尔朱荣堂侄,北魏末期著名将领。北魏孝明帝孝昌末年,尔朱荣南下洛阳,尔朱天光留镇肆州。建义元年(528年),被授为使持节、都督雍岐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率贺拔岳侯莫陈悦西讨关陇万俟丑奴起义军,俘万俟丑奴及将领萧宝夤等,坑杀义军一万七千人。孝庄帝被杀,与尔朱世隆立节闵帝。旋至夏州,镇压宿勤明达义军。后在与高欢争夺中,兵败被杀。)于高欢。(靠暴力,再强也只能逞凶一时,尔朱氏家族便是如此。)
    节闵帝使中书舍人卢辩劳欢于邺,欢使之见安定王,辩抗辞不从,欢不能夺,乃舍之。辩,同之兄子也。

    辛未,骠骑大将军、行济州事侯景降于安定王。以景为尚书仆射、南道大行台、济州刺史。

    尔朱仲远来奔。仲远帐下都督乔宁、张子期自滑台诣欢降。欢责之曰:“汝事仲远,擅其荣利,盟契百重,许同生死。前仲远自徐州为逆,汝为戎首;今仲远南走,汝复叛之。事天子则不忠,事仲远则无信,犬马尚识饲之者,汝曾犬马之不如!”遂斩之。

    尔朱天光之东下也,留其弟显寿镇长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欲与之俱东。贺拔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以应高欢,计未有所出。宇文泰谓岳曰:“今天光尚近,悦未必有贰心,若以此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悦进失尔朱之期,退恐人情变动,乘此说悦,事无不遂。”岳大喜,卽令泰入悦军说之,悦遂与岳俱袭长安。泰帅轻骑为前驱,显寿弃城走,追至华阴,擒之。欢以岳为关西大行台,岳以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事无巨细皆委之。

    尔朱世隆之拒高欢也,使齐州行台尚书房谟募兵趣四渎,又使其弟青州刺史弼趣乱城,扬声北渡,为掎角之势。及韩陵旣败,弼还东阳,闻世隆等死,欲来奔,数与左右割臂为盟。帐下都督冯绍隆,素为弼所信待,说弼曰:“今方同契阔,宜更割心前之血以盟众。”弼从之,大集部下,披胸令绍隆割之,绍隆因推刃杀之,传首洛阳。(防人之心不可无,死得轻率冤枉。)

    丙子,安东将军辛永以建州降于安定王。

    辛巳,安定王至邙山。高欢以安定王疏远,使仆射魏兰根慰谕洛邑,且观节闵帝之为人,欲复奉之。兰根以帝神采高明,恐于后难制,与高干兄弟及黄门侍郎崔{忄夌}共劝欢废之。欢集百官问所宜立,莫有应者,太仆代人綦毋儁盛称节闵帝贤明,宜主社稷,欢欣然是之。{忄夌}作色曰:“若言贤明,自可待我高王,徐登大位。广陵旣为逆胡所立,何得犹为天子!若从儁言,王师何名义举?”欢遂幽节闵帝于崇训佛寺。

    欢入洛阳,斛斯椿谓贺拔胜曰:“今天下事,在吾与君耳,若不先制人,将为人所制。高欢初至,图之不难。”胜曰:“彼有功于时,害之不祥。比数夜与欢同宿,且序往昔之怀,兼荷兄恩意甚多,何苦惮之!”椿乃止。(矛盾盘根错节,永无安宁。

    欢以汝南王悦,高祖之子,召欲立之,闻其狂暴无常,乃止。

        时诸王多逃匿,尚书左仆射平阳王修,怀之子也,匿于田舍。欢欲立之,使斛斯椿求之。椿见修所亲员外散骑侍郎太原王思政,问王所在,思政曰:“须知问意。”椿曰:“欲立为天子。”思政乃言之。椿从思政见修,修色变,谓思政曰:“得无卖我邪?”曰:“不也。”曰:“敢保之乎?”曰:“变态百端,何可保也?”椿驰报欢。欢遣四百骑迎修入毡帐,陈诚,泣下沾襟,修让以寡德,欢再拜,修亦拜。欢出备服御,进汤沐,达夜严警。昧爽,文武执鞭以朝,使斛斯椿奉劝进表。椿入帷门,磬折延首而不敢前,修令思政取表视之,曰:“便不得不称朕矣。”乃为安定王作诏策而禅位焉。(草头王,傀儡皇帝走马灯地换。)(天下,由军阀说了算,便没有和平和正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