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道”说

 anyyss 2018-02-18

《老子》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可到底什么才是“道”呢,即使你看完整部《道德经》,估计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老子并未对“道”进行正面、直接的定义,而只是用排除法从反面说明了什么不是“道”,因为语言、文字本身的限制性,根本无法对其进行定义和概括。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章典籍都说不透一个“道”字。“道”不是具形的,但它无处不在、无刻不在、无所不包,可以说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但又不依赖万事万物而存在。因此我们所有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处于“道”之内,但同时都只是“道”的一极小部分而已。人及人生的渺小、局限与无奈由此奠定,短暂生命的可爱、珍贵与意义由此突显。

让我们从“可说”的“非常道”入手进行粗略的探讨。古者先贤造字之精妙,从道字的组成结构中可略见一斑。“道”字由“首”和“辶”组成,并未采用“囗”这样的大包围。左侧和底部有半包,说明它是有所依存而不是虚无飘渺的;而右侧和顶部则无包边,表示它是向上发展、广博无边而又不可尽知的,既体现了“道”的可被感知性,说明了“道”的发展变易性,也呈见了“道”的广泛性、包容性、开放性。

“首”可从三方面进行解读:一则“首”乃头脑,所有的能力评估、方向设定、谬误判别、规划制定等都有赖于拥有一颗正常的、冷静的、智慧的大脑。因为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虽然这句话是我的大脑告诉我的。不过,人的价值实现之发端正是从“自己认识到自我存在”开始的,这一点同样也离不开大脑的思索。离开了大脑的思考,则“道”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所感触、知晓、理解。二则“首”乃起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得事先确定其始发点,明确其定位,否则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般的浮萍那样根本无从谈起。“首”说明我们要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位置和自身的能力,只有正确评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明白自身存在的劣势,才能为自己制定适宜的发展计划。“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三则“首”乃要领,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得遵守其内在的规律、离不开其要领。要领也可以说是方法、规则、要点、关键、事物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等。成语有“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之分,足见方法在成事中的重要性。

“辶”也可从三方面进行解读:一则“辶”乃正派,因为其象形就是一位昂首挺胸的健步者形状,立身端正。人生在世,只有持身守正,树立积极、乐观、正面、向上的价值观,人生之路方能越走越宽。《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前提乃“诚意”和“正心”。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人者必先正己。《中庸》有言“道前定,则不穷”,意即“要走的路事先定好(走正路不走邪道)就永远不会有穷尽”。窃认为,人之道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正是“诚、正”二字。二则“辶”乃行动,任何美好的愿望、设想在规划后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只有付诸实践、着手实施、落于实处,方有实现之可能,否则都是空谈、妄想。因而在经过“首”的思虑并选定方向后,只有朝既定目标大踏步前进、精进不已、永不懈怠,落实到“辶”上,我们才有可能到达梦想之彼岸。孔老夫子总是教导我们要“敏”,“敏”即行动,如“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则有功”等。其本人在自述为人之道时也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行动加坚持是实现梦想的不二法门。三则“辶”乃过程,当今很多人都奉行结果论,认为“成则王侯败则寇”。但中国也有句老话——不以成败论英雄,结果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过程。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说我们在干任何事情时,一定要认真谋划、要全心全意投入,至于结果怎样,实在很难有确切的掌握。做到“尽人事,听天命”就能问心无愧了。正如一则广告所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如此的胸襟和品味,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道”者,乃宇宙生存之终极道理和永恒所系,它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只因潜行深藏而不得见。这就需要我们卸下尘世俗务、抛开凡思机心、回归内在本源,以正心、诚心、真心、耐心、静心、细心去探寻体悟方可感触到其精微深奥与妙不可言。以禅宗那样“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式的心灵感应,似乎更能体悟“道”之博大精深和细致精微。

当今社会是一个逐渐扁平化的时代,其趋势似乎是由数量取代质量、由广度取代深度。但数量与质量、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乃“毛与皮”之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是故,先有质量,数量才更显意义。先有“肫肫”的样子,就可以有如渊的深度,而且有深度才可有广度。

《中庸》曰:“诚则明矣,明则诚矣”。“道”字本身的结构说明:在拥有一颗正常(最好又够智慧)的大脑前提下,既能明白自己的局限与定位,锚定起点、明确方向,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辅以正确的方法策略,同时又走在正道,并能将设想坚持实践,享受精彩奋斗过程,感悟五味杂陈人生,坦然而又感恩地收获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结局。这不正是人生之道的精髓吗?!

“道可,道非,常道”,诚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