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距离类星体很遥远,所以那里的景象对我们来说是宇宙早期的情景。通过大型巡天项目已经发现了20多万颗类星体,它们分布于宇宙大爆炸后7亿年至今。在已发现的20多万颗类星体中,距离超过127亿光年(即红移大于6)的类星体只有40个左右。 ![]() 类星体是遥远宇宙中最亮的类星体,比太阳亮430万亿倍。那么它为什么那亮呢?宇宙中的黑洞靠其强大的引力会吸引周围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快速落向黑洞的过程中会彼此碰撞,从而在黑洞周围释放巨大的能量。因此,会发出巨大的光亮。黑洞在我们看来是否“发光”,取决于它周围有没有大量的物质。 ![]() 我们银河系的中心也有一个质量约400万倍太阳质量的大黑洞,但这个大黑洞周围的物质已经被它用完了,所以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一个不活跃的“沉睡”中的黑洞,它周围缺少物质,所以发光强度就很弱。与此相反,宇宙中有些天体其中心黑洞是活跃的,周围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质资源,所以黑洞周围的发光巨大。 ![]() 类星体,是不存在于远处的,而是存在于过去。想一想,这些类星体动辄就是几十亿到上百亿光年外,宇宙宏观的距离或许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时空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