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于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228次常务会议通过 。该条例的出台,为构建诚信社会、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职务犯罪侦查领域,企业的征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信息。好在数年前,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已经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数据和应用。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 11315企业信用档案征信系统,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数据对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开,与各银行、行业协会、媒体、其他征信机构建立共享机制,供大众免费查询使用。 ● 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是第三方公众征信平台。依托全国各级54个部门10年来依据《国家信息公开法》发布的数亿条对企业监管信息为基础,兼纳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金融、主流媒体及实名制下广大消费者发布的市场评价信息,已发为境内合法注册的2000多万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对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公平的动态记录,按照统一标准对每一条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分类加工,按照统一数学模型对入档的有效信息进行计算,由计算机自动得出分值,自动与国际通用的9个信用等级对应,并对9个信用等级概念赋于新的含义,形成企业信用档案。 ● 企业信用档案,由六部分信息组成。 第一部分:全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公共监管信息; 第二部分: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对企业的信贷评价信息; 第三部分: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的评价信息; 第四部分:主流媒体对企业发布评价的评价信息; 第五部分:企业管理评估信息及财务信息; 第六部分:市场反馈信息(包括消费者、交易对方、合作伙伴及员工等主体在线实名提交的评价信息)。 ● 政府监管信息包括五类: 一、企业法人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发放的税务登记证,技术监督部门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人民银行核发的银行开户证。 二、行政许可、认定信息。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部门发放的税务登记证、技术监督部门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人民银行核发的银行开户证之外的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许可、认定获得(或去消)信息。 三、产品质量的技术检查信息。包括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工商部门等国家职能部门针对产品质量依法组织实施的质量检查信息。 四、行政奖罚信息。各职能部门在市场监督管理中,依法针对企业法人出具的行政表彰、奖励及行政处罚决定等信息。 五、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公开的依法判决、裁定信息。 六、企业法人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等)。
● 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评价信息包括四个方面: 一、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各商业银行提供的企业信贷信息而加工成的企业法人信贷信用评价信息(此项业务请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 二、各商业银行(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对企业的信贷评价。 三、民间借贷过程中对企业的信贷评价信息。 四、各地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包括民间资本服务中心)为规范民间借贷而对每笔信贷资金进行的备案、监督信息。 ● 各行业组织对企业的评价信息。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包括有影响力的国外社会组织),对企业的评价信息。 ● 各类媒体(包括国外媒体)所报道的企业信用信息。 ●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包括2部分) 一、企业法人财务信息,比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资金周转率、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等信息。该部分内容涉及企业商务机密,除企业自己要求之外,相关数据不对外公开查询。 二、企业内部管理运营评估信息,该信息属于另项信用评级服务。 ● 市场反馈信息,从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可分为消费者、交易对方、合作伙伴、员工等。此类信息,均采取实名制在线提交,信息主体可以凭帐户密码进入企业信用档案后台查看信息提供者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以便核实和解决实际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