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

 ll无为 2018-02-19

编者按

斗指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饮名雨水。雨水时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原本是指冬季过去,春天来临,天气转暖,冰雪融化成水,万物开始复苏。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应抓紧时机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那雨水时节如何调理脾胃功能呢?

 

2018年雨水

2191:17:57 – 3523:28:05

 

【养生歌诀】

 

雨水润物细无声,

适当锻炼导引功,

省酸增甘食热粥,

心存淡泊制怒平,

当心脾胃受寒湿,

春捂涵阳防疫病。

 

雨水时节降水增多,天气依然寒冷,勿过早脱去棉衣,以免感受寒湿之邪而发病;饮食方面宜多吃甘味、少吃酸味食物,也应多喝粥以养脾胃;适当练导引功以锻炼身体;注意调摄精神,尽量做到淡泊名利,保持心气平和。

 

【节气特点】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2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时。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雨水节气一到,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无严寒,也不多雪,开始下雨,雨量渐渐增多。但此时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不时会有寒潮出现。

 

【养生要点】

 

起居养生

 

雨水时节尚属早春,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湿度增加。雨水时气温虽然不像寒冬腊月时那么低,但由于天气转暖,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降低,故人们不应急于脱去冬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素有关节痛的人,更应重视肩、腰、腿等部位关节的保暖,以免寒湿之邪外侵而引发疾病。

 

饮食养生

 

◎省酸增甘以养脾

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节气宜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以养脾。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太过则克己之所胜,肝木旺则克脾土,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甘味食物能补脾,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故雨水饮食宜省酸增甘,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药、大枣、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等。同时宜少食生冷油腻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多食粥以养脾胃

雨水节气还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黄粥,以补虚。取地黄捣汁,待粥半熟,以下汁。复用棉包花椒50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加少许食盐食之。二曰防风粥,以去四肢风。取防风一大份,煎汤煮粥。三曰紫苏粥,取紫苏炒微黄香,煎汤汁作粥。”除以上三款粥以外,还可常食扁豆红枣粥、山药粥、栗子桂圆粥等。

 

另外,雨水时天气逐渐转暖,早晚温差较大,风邪渐增,风多物燥,人体易出现皮肤脱皮、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此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

 

经络养生

 

中医认为,雨水节气与人体的手少阳三焦经相对应。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23点)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亥时是十二时辰中最后一个时辰,被称为“人定”,其含义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此时是安歇睡眠的时间。人如果在亥时睡觉,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对健康十分有益。

 

运动养生

 

雨水节气可适当练导引功以锻炼身体。具体做法是:每天晚上,盘坐,两手相叠按右大腿上。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即舌舐上腭,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常练此功法可改善咽喉干肿、呕吐、呃逆、喉痹、耳聋、多汗、面颊痛等证。

 

情志养生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对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尤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也就是说,人过度忧虑,会影响脾胃功能。比如,我们若在吃饭前与人发生争执或发生其他不愉快的事,就会有“气饱了”的感觉,这时若强制进食,很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因为低落的情绪可使人的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还可使消化系统肌肉活动失调,造成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雨水节气情志养生至关重要。

 

我们应尽量调整心态,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肝喜顺畅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脾胃才得以安宁。

 

食疗方

 

◎山药糯米粥

【原料】山药3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山药刮去外皮,切片晒干,与糯米同置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粥开汁稠,以表面有粥油为度,后放入砂糖。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应用】脾胃气盛所致的形体瘦弱、四肢倦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久泻、小儿营养不良、白带量多;肺气张所致的气短咳嗽、动则喘促、自汗乏力;肾气亏虚所致的遗精遗尿、消渴多尿及慢性肾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注意】山药煮粥不宜炒用。

 

◎参芪薏苡粥

【原料】党参10克,薏苡仁120克,黄芪20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

【制作】先将党参、黄芪、大枣洗干净,以冷水浸泡透;然后将薏苡仁洗净加入,共置沙锅里,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下入洗净切碎的生姜,改用文火熬粥,至薏苡仁熟烂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除湿。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面色萎黄、肢体困重或浮肿、时或脱肛、舌淡脉弱等。

 

◎山莲葡萄粥

【原料】山药50克,莲子肉(去心)50克,葡萄干5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淮山药、莲肉、葡萄干洗干净,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白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天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应用】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面色无华或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心悸心慌、夜卧不宁、失眠多梦,以及癔病、神经衰弱而属心脾气血两虚者。

 


|作者介绍|

杨建宇,中医执业医师,研究员。北京知医堂中医诊所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和医派掌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光明中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会长,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全国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秘书长。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木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