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柘皋往事:记忆中的那碗鱼煮豆腐

 张勰 2018-02-19
巢湖柘皋往事:记忆中的那碗鱼煮豆腐

文/於翠霞

过年这几天,朋友圈里像饭店的实体展示一样,各家各户的餐桌都摆出来了。我在每家的餐桌上找寻着一道菜,但是找了两天也没找到,这个菜好像失传了。什么菜让我如此关注呢,其实就是一碗鱼煮豆腐而已。



现在好吃的菜太多了,鱼煮豆腐已经不稀奇了。可在我们小时候,要想吃上这道菜必须等到过年的时候。


快要过年了,家里泡上几十斤黄豆,送到村里的磨坊里做成各种豆制品:豆腐,千张,豆腐果。炸豆腐果也是非常好吃的,这里就不说了。豆腐用井水养着,一直能吃到阴历二月份。



鱼也是村里的水塘里养的,年底捞鱼的时候像看戏一样,非常热闹,村里老老少少聚到了塘边,想亲眼看到那收获的喜悦。


村里请了有捞鱼经验的师傅来“箍”鱼,一个好大的渔网从大塘一边下下去,然后分别有人拉着网上的绳子,慢慢拉到另一边,鱼在网里沸腾着,翻滚着,银光粼粼。塘边上的人跟着渔网奔跑着,喊着,兴奋的跟什么似的……



捞出来的鱼堆在大塘埂上,按照鱼的大小搭配均匀摆在塘埂上,按照村里的户头数编号,序号写在白纸上贴在鱼堆上,为了公平起见,抓阄,村民们早就准备好了装鱼的家伙什,捡起自家分的鱼,开心地看来看去,高兴的合不拢嘴,仿佛美味已经吃到嘴里了。



妈妈拿到鱼就忙开了,准备煮鱼了,清理干净后,把鱼剁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在柴火灶的大锅里放上油,生姜,油烧热了,鱼“刺拉”一声倒进锅里,再倒入白酒,烧到八成熟的时候放入豆腐,慢慢地煮了,,千煮豆腐万煮鱼,所以时间煮的越长,就越入味,锅里咕嘟咕嘟的响着,香味四溢,厨房的屋顶上冒着淡淡的清烟,厨房里热气从锅边骄傲地冒着,我们的味蕾也被打开,馋的咽口水。终于能起锅了,妈就用蓝边的大碗把鱼块按照好坏搭配好,一碗一碗的摆到碗橱里。年前是舍不得吃的,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才端出来吃,算年饭桌上的一道硬菜。


豆腐煮的里面都有了蜂窝眼了,鱼汤的鲜味也进到豆腐里。鱼很快就会冻成鱼冻,吃的时候在鱼冻上浇上醋,用勺子挖起一块放入嘴里,酸酸滑滑,冰冰凉凉, 味道别提了,真叫那个鲜美无比呢。豆腐跟鱼冻已经融为一体了,鱼肉嫩嫩的,细细的,仔细絮出鱼刺,满口留鲜。好多年了,都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了。



其实除了豆腐煮鱼外,妈妈还有一个拿手菜,就是用冻豆腐煮鱼,妈妈把豆腐用刀打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砧板上,晚上架到厨房的房顶上。冻一夜,豆腐就冻得硬硬的了,这就是自制的冻豆腐。


煮鱼的时候放入冻豆腐,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因为冻豆腐里面全是蜂窝眼,鱼的鲜味被充分的吸进去了,一咬,鱼汤就滋出来了,好鲜好鲜。



鱼煮豆腐冻成鱼冻更好吃,鱼煮冻豆腐热的更好吃。


小时候家里的条件是不好的,但勤劳的妈妈养了鸡啊,鹅啊,鸡蛋,鸡,冬天的咸鹅,都是有的吃的。



但鱼煮豆腐呢,也只有到了年底,才能吃到。


一碗一碗的鱼煮豆腐摆在碗橱里,让我们垂涎三尺,必须等到大年三十吃年饭,我们才能吃到,妈妈说,不能提前吃,到三十那天是要算一道菜的。



其实年饭桌上除了鱼煮豆腐外,还有用干黄豆,鹅爪烧的冻骨,豆腐果子烧鸡,千张大蒜肉丝的小炒,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这些菜都带着妈妈的味道。现在回味起来不免口水涌动。



现在的菜品丰富多样,烧的菜也与时俱进了,很多反季节的蔬菜也在摆上了餐桌。但是能够勾起我的味蕾的还是之前的那些土菜,特别是鱼烧豆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 清 · 袁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