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缘聚本草,此情可待成追忆

 369蓝田书院 2018-02-19


丁酉年 庚戌月 乙未日

这一天我们来过

这一天我们走过

这一天我们因本草而相聚

我们收获了友谊和笑容

这一天也将永记我心

这次赶过来参加活动的草迷有绍兴的,上海的,萧山的,杭州的。虽然路途遥远,但是草迷们的热情更高。尤其是上海赶过来的王老师,花了4个小时才到了我们集合的地方,这是要多早出发啊,而王老师已经66岁了,相当不易。王老师晚上还要赶火车回到家中,到家已经要九点了。作为年轻的一辈,我们真当以王老师为榜样!此外还有热情的民间药师黄老师,黄老师比王老师还年长一岁,但是爬起山来,可比我们厉害多了,这就是一辈子跟大山打交道出来的成果。还有两位小朋友,我相信多多少少他们与自然已有了初步的对话。


下面分享此次活动部分本草图片,感谢群友提供的照片。


南酸枣(漆树科南酸枣属)

酸枣糕相信大家都吃过,而它就是拿来做酸枣糕的原料之一。对于野果吃货党来说,肯定要尝尝看。黄绿色未成熟的很酸,果皮橙黄色熟点的味道酸甜。


群友小莉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刚做的南酸枣片,酸甜可口,绿色健康。


南酸枣的核叫五眼六通,还可以拿来做手串。此外南酸枣的果实(鲜)或果核还可以入药。《中华本草》记载:

性味味甘;酸;性平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主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格言,嚼食;果核,煎汤,15-24g。外用:适量,果核煅炭研未,调敷。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2. 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南酸枣的树皮很有特点,灰褐色,片状剥落,这也是辨识它的一个很好的技巧。

此外南酸枣的树皮也可以入药,民间多用于烫伤。《中华本草》记载:

性味酸;涩;凉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杀虫。主疮疡;烫火伤;阴囊湿疹;痢疾;白带;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杀虫去腐。治疮疡溃烂,绣球风及疳疔。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烫火伤,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虎杖(蓼科蓼属)

“杖言其茎,虎言其斑。” 区区几个字已经将虎杖的鲜明特点都说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谓是百科全书。入药部位为其根及根茎。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跌扑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浓汁湿敷;或熬膏涂擦。

注意《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复方虎杖煎《千金方》;治月水不利方《圣惠方》;

各家论述1.《本草述》:虎杖之主治,其行血似与天名精类,其疗风似与王不留行类,第前哲多谓其最解暑毒,是则从血所生化之原以除结热,故手厥阴之血脏与足厥阴之风脏,其治如鼓应桴也。方书用以疗痉病者,同于诸清热之味,以其功用为切耳,然于他证用之亦鲜,何哉?方书用以治淋,即丹溪疗老人气血受伤之淋,亦以为要药,于补剂中用之矣。谓虚人服之有损者,与补剂并行,其庶几乎。

2.《名医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症结。

3.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4.《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5.《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6.《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7.《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8.《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9.《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10.《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11.《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12.《药性论》:虎杖,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澈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吸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尊于茗。

13.《本事方》:苦杖根俗呼为杜牛膝,多取净洗,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治妇人诸般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

摘录《中华本草》

蛇蜕

在野外遇见蛇蜕跟遇见蛇一样,都是靠运气。刚退下的蛇蜕腥味很重,受不了。。。

炮制用甘草水洗过,晒干,再用黄酒喷匀,置锅内微炒至黄色。(每蛇蜕100斤,用酒5 斤)1.《本经》:火熬之良。

2.《雷公炮炙论》:凡欲使,先于屋下以地掘一坑可深一尺二寸,安蛇皮于中一宿,至 卯时出,用醋浸一时,于火上炙干用之。

3.《纲目》:今人用蛇蜕,先以皂荚水洗净,缠竹上,或酒、或醋、或蜜浸,炙黄用。 或烧存性,或盐泥固煅,各随方法。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退翳;止痒;解毒消肿。主惊痫抽搐;角膜翳障;风疹瘙痒;喉痹;口疮;龈肿;聤耳;痈疽;疔毒;瘰疬;恶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煎汤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孕妇禁服。

乌桕(大戟科乌桕属)

乌桕,以乌喜食而得名。宋代林和清诗:“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

药用来源:乌桕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性味 归经:苦,微温。入肺、脾、肾、大肠经。

注意事项: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木材、乳汁、叶及果实均有毒。中毒报道较多,食人中毒,出现腹痛、腹泻、腹鸣、头昏、四肢及口唇麻木、耳鸣、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接触乳汁可引起刺激、糜烂。叶可作农药及杀虫用。

乌桕副作用为呕吐较剧,溃疡病患者忌服乌桕。

用法用量:根皮1~3钱;叶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渔业

将1公斤乌桕叶干粉(或鲜叶4公斤)用20公斤2%生石灰水浸泡,并煮沸10分钟,pH应在12以上,全池遍洒,使池水成6.25ppm浓度(乌桕叶的量),可防治烂鳃病、白头白嘴病。

每50公斤或1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半斤,混合在饵料中或制成药饵投喂,连喂 3~6天,防治烂鳃病。


工业

乌桕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此外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皮油:用途很广,是制造高级香皂、雪花膏、蜡纸、蜡烛、甘油、润滑油和棕榈酸的重要工业原料,又可以提取硬脂酸。

梓油:用途也很广,适用于调制油漆涂料,涂饰机器,制造油墨,中医熬制膏药,作生发油、擦亮金属、作机轮防锈剂。

桕仁饼:可做肥料,也可用来做洗衣服用的土碱。但是,桕籽饼不能做肥料,只能做燃料。

乌桕叶子:合有单宁,可以做黑色染料。在晚稻成熟的时候,叶子就变得鲜红,非常美丽;因此,有的地方就把乌桕当作观赏树,栽培在房舍旁、村落边;有的作为行道树,栽在公路两旁或者公园里。

乌桕树干:材质坚韧,不翘不裂,可做车辆家具,或做雕刻原料。乌桕树根,还可做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药物原料。

乌桕所产的皮油和梓油,都是工业所需所紧俏物质。而乌桕在全国,只有贵州、浙江、湖北、四川、江西和安徽等省分布较多。贵州又以铜仁地区属第二,仅次于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历年的平均产量:五十年代均一千零五十一万斤,六十年代均七百二十万斤,七十年代均五百一十七万斤;l 98 1年到1 985年的四年中,年均产量六百零二万斤。铜仁地区乌桕籽的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园林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 十分美观,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之赞名。若与亭廊、花墙、山石等相配,也甚协调。冬日白色地乌桕子挂满枝头,经久不凋,也颇美观,古人就有“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海小着花”的诗句。可孤植、丛植于草坪和湖畔、池边,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在城市园林中,乌桕可作行道树,可栽植于道路景观带,也可栽植于广场、公园、庭院中,或成片栽植于景区、森林公园中,能产生良好的造景效果。

乌桕宜丘陵山区发展,并且可以在山地造林,平原和丘陵造林,甚至可以在土地比较干旱的石山地区种植。如:铜锤桕:主要优点是树体小,宜适当密植,单株结实性能好,群体产量高。适应性强,较耐旱耐脊,鸡爪桕:优点是适应性强树体较高大,发枝能力强,枝条密度大,幼枝光滑,结果枝比率高。

浙江獐牙菜(龙胆科獐牙菜属)

今天的明星植物,能在杭州见到也是不容易啊。太美了。

甘菊(菊科菊属)

我们在野外看到的很多其实都是甘菊,但是可以当野菊药用,这个甘菊浙江中药炮制规范有收入。而真正的野菊更粗壮,毛更长,托叶更大。花入药,最好是刚有花苞的时候采摘。

  • 性味味苦;辛;性平

  • 归经归肺;肝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 注意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白花败酱(败酱科败酱属)

  • 白花败酱也叫攀倒甑,是浙江一带比较流行的野菜,俗称苦菜。因其有清热解毒作用及其独特的口味而受到偏爱。细闻之,有股臭脚丫子的味道。败酱草在临床上很常用。

  • 性味辛、苦,凉。

  •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 用法用量0.5~1两,鲜全草2~4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 备注(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症。配蒲公英、金银花,用治急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痛;配茵陈、栀子等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千里光(菊科千里光属)

顾名思义,其有一定明目的功效。有句谚语叫做:识的千里光,百年不生疮。

性味苦,寒。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

②《本草图经》:'味苦甘,寒,无毒。'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涩苦,性平,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①《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盅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②《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③《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④《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⑤《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⑥《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⑦王安卿《采药志》:'治时疫,赤鼻,聘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亦眼,贴杨梅疮。'

⑧《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⑨《四川中药志》:'杀虫止痒。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外冼)。'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肿痛。'

⑾《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热感冒,急性风湿关节痛,无名肿毒,痔疮,肾囊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注意《饮片新参》:'中寒泄泻者勿服。'

高粱泡(蔷薇科悬钩子属)

高粱泡在悬钩子属可以吃的野果里味道算是差的,几乎没有甜味,很酸。但其华丽的外面也迷惑了众多吃货。其叶入药: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高梁泡鲜时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②治肺病咳血:高梁泡叶五钱,冰糖一两。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其根入药:

①治高血压偏瘫:高梁泡根二两,接骨金粟兰根三钱,淫羊藿根五钱,青木香根二钱,丹参根二两,甜酒少许。水煎服。

②治呕血,便血:高梁泡根二两,苦蘵根一两,积雪草五钱,红糖少许。水煎服。

③治咳嗽:高梁泡根二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④治产后腹痛:高梁泡鲜嫩根三斤。切细,文火炒燥,再用菜油四两,炒至油全部吸收后,再加黄酒半斤,闷数分钟,炒熟,摊冷后贮藏备用。用时取本品四两左右,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感冒高热,并治吐血:高梁泡根一两。水煎,饭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老鸦糊(马鞭草科紫珠属)

性味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

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关节炎:老鸦糊根二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老鸦糊叶捣烂后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老鸦糊叶、果实,晒干研粉外敷,或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内出血:老鸦糊干叶研粉,每次一钱,每天三、四次,开水冲服。

⑤治尿血:老鸦糊叶、白茅根、活血丹各一两,檵木叶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皮下漏血:鲜老鸦糊叶、茎半斤。水煎熏洗。

⑦治冻疮:老鸦糊叶一握。煎汤熏洗,不断擦患郎,日洗一两次。

⑧治蛇伤:老鸦糊根二两切碎。酌加水煎服。(⑥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木蜡树(漆树科漆树属)

最喜欢这个时候的木蜡树,叶子变得红黄,给寂寥的山野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木蜡树是漆树科的,野外很容易被误认为野漆树,真正的野漆是无毛的,而木蜡树小枝、叶、花序密被柔毛。另还有一种叫毛漆树的植物,和木蜡树的区别在于前者核果被刺毛,木蜡树核果无毛。在野外碰到漆树科的植物都要小心,易引起过敏。木蜡树叶入药: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杀虫;解毒。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钩虫病;疥癣;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撒。

注意对漆过敏者及孕妇慎用。 《福建药物志》:“本品易引起过敏。孕妇及燥热体质者忌用。”

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属)

雷公藤为剧毒草药,误服少量可致人死命,但对食草动物毒性不大。根之酒精浸出液外用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近年来试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狼疮性肾炎。也叫菜虫药,根皮可做农药。

临床所见的一般中毒症状有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肾区疼痛、血粪等。为慎重起见,对患有心、肝、肾、胃等器质性疾患的病人及孕妇应禁用;对治程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不正常时,应立即停药。中毒后一般急救措施,除催吐洗胃、灌肠、导泻外,可服鲜萝卜汁4两或炖服莱菔子8两,也可用鲜韭菜汁或浓茶、羊血等以解毒。据20余个中毒案例的观察,中毒表现均为腹痛、呕吐、腹泻、嚎叫挣扎,但不发热。死亡大都在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4天。如在服雷公藤后4小时内用催吐剂、泻剂,一般均能痊愈。

性味苦;辛;大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皮根木质部分15-25g;带皮根10-12g。均需文火煎1-2h。也可制成糖浆、浸膏片等。岩研粉装胶囊服,每次0.5-1.5g,每日3次。外用:适量,研粉或捣烂或;或制成酊剂、软膏涂擦。

注意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凡疮痒出血者慎用。

金樱子(蔷薇科蔷薇属)

别名:刺梨子,山石榴,糖罐

金樱,当做金罂,因这种果实呈梨形或椭圆形,如腹大口小的容器-罂,且其色橙黄,故名。《广雅·释器》:罂,瓶也。金罂则是古代用金或金饰的一种腹大口小的贮器。

性味酸涩;平;无毒

归经肾;膀胱;大肠;脾;肺经

功能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带。主滑精;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久痢;白浊;白带;崩漏;脱肛;子宫下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或熬膏。

注意1.有实火、邪热者忌服。

2.《医学入门》:中寒有痞者禁服。

3.《本草经疏》: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

复方水陆二仙丹《洪氏验方》;金樱子膏《明医指掌》;金樱子煎《寿亲养老新书》

各家论述1.《梦溪笔谈》: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

2.《本草衍义补遗》: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昧者取涩性为快,遂(以金樱子)熬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将谁执。

3.《本草纲目》金樱子,无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

4.《本草经疏》:《十剂》云,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止药(金樱子)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

5.《本草新编》:金樱子,世人竞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

6.《名医别录》:止遗泄。

7.《蜀本草》: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8.《滇南本草》: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

9.《本草正》: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忡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

10.《南宁市药物志》:熬膏治火伤。

摘录《中华本草》

土茯苓(百合科菝葜属)

土茯苓也叫光叶菝葜。村里的长辈们说,以前没东西吃的时候就挖土茯苓来吃,粉粉的,像番薯,但是它是很热的,吃了易便秘。其根茎形似茯苓,起初施州一带土人用其敷疮,故名土茯苓。又因土茯苓根大如鸭子,连缀而生,俗名冷饭团。土茯苓泡茶饮对痛风有一定疗效,但是挖过它的根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实在是太难挖了,根有半米那么深,有些还不止,绝望啊。对此,采药人也是有经验的,若是它长在斜坡上,那挖起来会轻松很多,否则直接放弃!

《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肝;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主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肝肾阴虚者慎服。

临床应用1.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两,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为1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2.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ml,3-5岁50-60ml,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3.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4-8两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日为1疗程。

4.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3两,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5.治疗颈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1斤,水煎分2次服。

摘录《中华本草》

野柿(柿科柿属)

野柿是柿的变种,小枝及叶柄常密被黄褐色柔毛,叶较栽培柿树的叶小,叶片下面的毛较多,花较小,果亦较小。未成熟柿子用于提取柿漆。果脱涩后可食,味道还是可以滴。木材用途同于柿树。树皮亦含鞣质。实生苗可作栽培柿树的砧木。

镰羽贯众(鳞毛蕨科贯众属)

贯众根茎圆锥形,外层密被大型而整齐的鳞片,环拱根茎,如一根贯以众头,因名贯众。明代卢之颐:百头而以一贯,故名贯众,俗称百头。旧云:以此水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辟时邪。今日多以贯众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非

典时期,贯众需求量大增,为人民的健康立了大功。

性味苦;涩;微寒;有小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注意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摘录《中华本草》

翠云草(卷柏科卷柏属)

翠云草姿态秀丽,蓝绿色的荧光使人悦目赏心,在南方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适于北方盆栽观赏。盆栽以悬挂最为适宜,地栽时功能同于草皮,不足之处是不耐践踏,也不宜在关照充足的场所,适宜在乔、灌木下种植。

1.《群芳谱》云:“性好阴,色苍翠可爱,细叶柔茎,重重碎蹩,俨若翠钿。其根遇土便生,见日则消,栽于虎刺、芭蕉、秋海棠下极佳。”2.《纲目拾遗》谓:“其草独茎成瓣,细叶攒簇,叶上有翠斑。”3.《植物名实图考》亦云:“翠云草生山石间,绿茎小叶,青翠可爱。《群芳谱》录之,人多种于石供及阴湿地为玩,江西土医谓之龙须,滇南谓之剑柏,皆云能舒筋活络。”

性味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晒干或炒炭存性,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复方本品青绿苍翠,重重碎蹙,或匍匐在地,或倒悬山石,俨若翠钿云翘,故名翠云草。又若翠色鸟羽,故名翠羽草。

摘录《中华本草》

凤丫蕨(裸子蕨科凤丫蕨属)

蕨类的孢子真的是天马行空,奇形怪状的都有,细究之,其构造可谓精细。人们对蕨类孢子的利用很少,最著名的就是中药海金沙了。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瘀血腹痛,闭经,面赤肿痛,肿毒初起,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陈老师介绍说凤丫蕨单味治疗扁桃体化脓即双蛾较好。

风毛菊(菊科风毛菊属)

风毛菊我第一次在杭州见到,当时傻傻认不出,感觉是风毛菊一类的。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龙尾(玄参科石龙尾属)

石龙尾也是个人新纪录,很久没下雨,山沟的溪水已退去了,一大片红艳艳的石龙尾展现在我们面前,美极了。要是能把它开发成水生观赏植物,也是很棒的。


此行还收获了百部,估计有一斤多。

其根多达百条,且部属相连,因名百部。部,指部属,即部下所属。藏器曰∶天门冬根有十余茎,根圆短,实润味甘;百部,多者五、六十茎,根长尖内虚,味苦不同,苗蔓亦别。.

陶弘景:百部,山野处处有,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亦主去虱;煮作汤洗牛犬虱即去。《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尔,悬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主暴嗽甚良,名为嗽药。疑此是百部,恐其土肥润处,是以长大尔。百部具有杀虫的功效,可以治疗头上长虱子,不过现在卫生条件好了,也没有虱子了。

炮制1.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蜜制:取百部段,用炼蜜(百部段100斤用蜜12斤8两)加入适量开水烊化,拌匀,稍闷,俟蜜水吸收,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3.甘草制:取甘草加水煎汤,加入百部片浸泡后捞出晒干,每百部片100kg,用甘草8kg。

4.炒制:取百部用火炒至微黄色。《雷公炮炙论》: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数十条,于檐下悬令风吹,待上干后,却用酒浸一宿,滤出,焙干,细锉用。

性味甘;苦;微温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外敷;或浸酒涂擦。

注意脾胃有热者慎用。《得配本草》:热嗽,水亏火炎者禁用。


如果你喜欢,欢迎收藏和转发


小编微信:377130641




心动就加入我们


偶尔巡山,偶尔睡觉,偶尔发发牢骚,偶尔还会偷懒,若能多识些鸟木虫兽则更妙哉!这里有不一样的本草世界。

这里是江南草迷大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